6月1日 在我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异地就医能否实现即时结算呢?医保“全国漫游”,还要等多久?据统计,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95%以上的城乡居民。然而,现行医保报销制度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影响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异地就医患者。不能报销或者报销比例低,垫付时间长,多次跑腿,手续麻烦,是他们常常要遇到的难题。
昨天,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黄华波就加快医保全国联网的话题进行网上访谈时透露,最快在本月,人社部将启动开发对应的“金保二期”项目系统即医保全国联网系统。同时他披露,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也有望享受到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福利”。
新农合或将与社保交换信息以便结算
如果实现全国医保联网之后,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能否和城镇职工居民一样,无差别享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福利”的问题。对此,黄华波介绍,考虑到现在一部分地区已完成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这些地区可实现覆盖。对于没有完成整合的地区,下一步人社部门还要会同其他部门进行协商。
黄华波举例说,如参保地的新农合参保人员,到没有新农合的地方看病,目前初步考虑的方案是,可在参保地通过新农合的信息系统与社会保险系统信息交换,再借助省和国家两级联网结算系统和结算中心实现异地就医信息传输和直接结算。
什么是“新农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 ”,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
医保全国联网的难点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就是医保异地实时结算的资金来源,就是说实时报销的这笔钱究竟从哪里来,是医疗发生地,还是患者的参保地。现状是,医保基本还是市级、甚至是县级统筹,各个统筹地的起付标准、报销药品、报销额度都有财政上的考虑,因为我们的财政制度是“分灶吃饭”,属于“自负盈亏”,所以不同地区的医保水平还是有不少差距。
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医保报销要高一些,不仅是有财政投入,也有参保人员缴纳的比较多的原因。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外地来的患者如果没有参加医疗发生地的医保,没有缴费,也不应当享有当地医保报销的权利。
而且,患者已经享受到了流程上的便利,享受到了更高的医疗资源和服务,那么保障水平上就不可能有太大的提高。
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全国的信息化联网。医保异地实时结算其实是一个大数据战略,全国范围内医疗资源公开和信息共享,以及全国性医保平台的建设和联通,是实现它的物质基础。
但我们现在医保还是属地化管理,各统筹地报销方式不同,有的按床头报销,有的按病种,有的按人头,医保起付线、报销比例、报销额度等标准也千差万别,医保的信息接口也没有统一,操作流程也不一样,有的省连市级统筹都没有实现,这些改造都需要技术支持和时间,短时间内很难建成一个成熟的全国性医保异地结算平台。
所以,医保联网、异地结算,并非我们想象的简单容易。表面上看,是全国各地网络连接、互联互通的问题,究其实质,异地结算涉及到各地医保基金的统筹层次、统筹水平,涉及到各地医保报销政策的差异,涉及到各地医保报销的标准比例等众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