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十三五规划全文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工伤、失业险费率调低,2015年已经部分减轻企业保费负担;生育险和医保合并实施,或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截止2014年底,城镇职工医保历年滚存结余为5537亿元,生育险的累计结余为593亿元,两险合并实施后将增加医保基金结余。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以来,中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社会保险制度,正式就业人群逐渐开始稳定缴纳“五险”,即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一旦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大部分就业人群缴纳的“五险”可能就会在短期内变成“四险”。
长期护理险是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已经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险,主要帮助老年人应对失能风险。在日本等东亚地区,随着老龄化加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大量半失能、失能老人无法像传统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照顾,往往遭遇到生活的尴尬。因此,长期护理险在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渐次落地。
此前的3月7日,财政部长楼继伟就在全国两会上正式回应,暂时“还没有考虑增加”长期护理险,“十三五”将会“研究怎么来做”。
不过,青岛、上海、长春、杭州、南京等地区过去数年间已经率先开始长期护理险的探索。其中,青岛的做法一直受到国内研究者和养老产业投资者关注。在不增加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的情况,青岛市固定从医保中划拨部分资金,再从福彩公益金中筹集部分启动资金,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分担,建立起“长期医疗护理险”。
筹集到长期护理险资金后,保险部门再为符合条件的半失能和失能老人购买护理服务。青岛市养老机构、二三级定点医院、医保定点社区医疗机构都能参与服务提供。一些业内专家指出,因为青岛市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民营性质,在承担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之外,再增加一块新的业务和收入来源,主动性也非常高。
而且,青岛市采取定额支付方式,为不同类型服务机构设定每日支付定额。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实地调查发现,因为采用定额包干支付方式,青岛市长期护理服务机构主动使用更为廉价的药物,主动控制成本和费用,突破了基本医保一直难以突破的控费难题。
十三五期间,因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的需要,试点地区可能会扩大,率先开始“新五险”,即医疗、养老、长期护理、工伤、失业五险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