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精算管理 强化风险控制 业内专家对职工医保几个问题的思考

来源:湖北省医疗保险研究会作者:日期:2016-07-26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与待遇水平是不是越高越好?

  “即便精算平衡,也不意味着筹资与待遇水平越高越好。”首都经贸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朱俊生告诉记者。


  朱俊生认为, 职工医保筹资与待遇调整机制, 应该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 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动用政治手段与行政命令———“制度外”机制动员资源, 缺乏精算管理和风险控制,这就强化了政府行政功能,弱化了制度自身调节功能。


  在朱俊生看来, 这属于福利竞赛, 将医保的待遇水平作为官员政绩的考核指标, 不受控制地膨胀,非理性、 无规则地竞赛, 使医保政策日益短期化、 功利化, 制度可持续性堪忧。


  朱俊生说,看得见的保障越多,看不见的代价也可能越大, 政府许诺更多福利, 意味着需要从企业和公众吸取更多的财富; 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越高, 意味着政府集中与配置的资源越多, 企业、 家庭和个人掌握的资源就会越少。


  他建议,对于职工医保的筹资、待遇水平及其调整,从微观方面看,要重申精算平衡原则; 从宏观方面看, 要关注 “合理” 的筹资水平和“适度”的保障水平,警惕福利竞赛可能会导致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经济可持续发展乏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系仇雨临教授同样指出, 要防止医保筹资费率不断攀升。 “保障制度可持续,费率是重要指标, 但同时也应该防止陷入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循环, 防止各方面的负担不断增长。”她认为。


  仇雨临建议, 一是建立与基金支出增长速度匹配的费率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建立筹资与待遇支付的关联机制, 三是建立医保筹资与疾病发生率的关联机制。

个人账户尚需改进

  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 “统账结合” 模式, 即分为现收现付的统筹基金和积累制的个人账户。


  新医改以来,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在迅速扩大, 基金规模也在不断增长,制度总体运行平稳。2012年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存中,个人账户占总结存数的40%左右,积累达到2697亿元。这种上千亿元规模的个人账户资金, 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封闭管理, 只允许用于定点医院、药店看病买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庹国柱教授介绍, 当初之所以设立个人账户,主要是通过强制储蓄积累资金。 然而, 医保制度运行至今, 个人账户存在化解风险能力弱、 大量结余、利用率低和参保者过度使用等问题。


  中国社科院专家郑秉文同样认为, 个人账户分散了医保制度的资金统筹能力。 他介绍,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医保资金都是纳入社会统筹的, 并无个人账户设置,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共济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珍教授认为, 个人账户不是一个风险分担机制, 只能专款专用, 不能共济使用, 浪费了保费资源。 李珍建议, 有必要取消个人账户, 全部纳入统筹基金, 这样能够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 提高报销比例, 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社会互助共济作用。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表示,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是制度转轨时, 对原国有企业职工待遇补偿的一种过渡政策; 在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 应该让个人账户淡出, 只建大病统筹基金, 这样既能增强统筹基金的共济性, 又符合政府负有限责任的基本原则。

逐步引入退休人员缴费

  我国进入老龄化高峰期, 退休人员一方面不缴费, 一方面又享受了比较高的医疗报销待遇。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指出, 退休人员不缴费, 使得负担最终落在在岗职工和政府财政身上, 长期来看,这样会给医疗保险制度带来老龄化风险, 这样的医保制度不具有可持续性。


  让退休人员这种弱势群体缴费是否有违财政公平?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教授介绍, 国外常见做法就是退休人员以及养老基金等社会团体共同缴费, 减轻财政压力, 以应对老龄化冲击。


  在郑春荣看来, 最重要的是要修订 《社会保险法》,要用法律形式明确退休人员的缴费义务; 其次,还是要对退休人员有一定倾斜, 毕竟退休人员的整体收入比在职人员要低。


  褚福灵则认为, 修订法律有一定难度, 更为可行的方法或许是规范现有的缴费年限, 以此来实现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在线客服 计算器 意见反馈

BMFWDT

社保交通咨询请关注便民服务大厅公众号

点击可复制微信关注公众号,找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