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资视点|人力资源服务业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来源:晋城思宇人力资源作者:日期:2016-06-23

中国凭借“人口红利”造就了经济增长奇迹,但随着劳动人口的急剧减少,劳动者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人力成本大幅提高,标志着“人口红利”已进入退潮。       

导 语
       
改革开放30年多年以来,中国凭借“人口红利”造就了经济增长奇迹,但随着劳动人口的急剧减少,劳动者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人力成本大幅提高,标志着“人口红利”已进入退潮。富士康作为中国“人口红利”当之无愧的“代言人”,目前已宣布计划2020年之前在印度建设10-12座工厂;而诸如华为、TCL、北汽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也放弃本土改在非洲建厂。面临市场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该如何自救?

人力资源管理或成拯救“世界工厂”的又一帖良药


众所周知,调整一二三产业比重,放弃低端制造、重污染工业,向技术研发、品牌专利等高端生产领域迈进,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集约化生产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人才则是中国企业成功转型的保障。由此,与人才息息相关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成为最近新的热议话题。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秘书长李震在2016人本中国论坛上表示,近些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也初步形成,但是总体来看,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有效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特别是本土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无论是从营收规模还是从专业程度、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来看都还远远落后于国际著名人力资源服务商。因此,将人力资源服务业做大做强,是中国经济转型环节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国内知名人力资源垂直网站人创始人王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二十一世纪经济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实现产业转型,企业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而要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需要大量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人才,才能保证经济转型的成功。

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缺口,如何填补?


曾先后在阿尔卡特等世界领先企业担任高管的王强,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发现,要实现企业转型,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而要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首先需要有一批专业的HR人员。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没有跟上商业迅速发展的节奏,公司管理层的期望与人力资源部门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人力资源部门变革、企业 HR 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王强表示,人力资源理念传入中国已有二十年之久,但专职的HR并没有满足需求,且一度被视为普通行政人员,该行业亦少有人发声。而对于获得并留住这些人才的招聘、培训、考核乃至企业文化、激励管理、人才规划等专业性的人力资源工作,则恰恰是中国的很多企业严重欠缺的。

据调查报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2015》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被国家列为十二种稀缺人才之一,该行业每年需求的人才缺口达40万~50万。

如何弥补这个缺口?一种当然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依赖高校系统、科学的理论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培训;另一种是依靠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实战经验和管理体系培养人才。王强告诉记者,中国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有近200所,每年该专业毕业生在2万名左右,远不能填补数十万的人才缺口。这时候社会与专业机构就承担了部分甚至主要的培训责任,而依托互联网建立的人力资源垂直网站在此背景下以独特优势得以大显身手。

“互联网+人力资源”,新时代的HR新模式


王强表示,互联网模式重构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模式,“互联网+人力资源”并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人力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而众多发展生态之中,UGC人力资源社群网站最被业内看好,HR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是圈层文化的搭建者、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又是知识的分享者。

不可否认,“互联网+人力资源”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风口、新机遇。2015年初,《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的意见》下发,这是国家首次对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重点培育形成20家左右在全国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


   

视点:大家都在追逐风口,并希望借助风口不断做大做强。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企业只有在自己的生产体系下,结合公司、自身及产品条件,深耕新型商业模式,保持冷静思考,这样才是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

    好了,能不能在新的风口下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晋城思宇

专注,只为你

订阅账号:jcsyHR

招聘热线:400-0356-098




在线客服 计算器 意见反馈

BMFWDT

社保交通咨询请关注便民服务大厅公众号

点击可复制微信关注公众号,找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