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为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这里集革命老区、直过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深度贫困地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服务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近年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以推动劳务转移输出、技能培训带动增收为主要方式,解决突出的就业问题,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
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33岁的白济汛乡村民浩正忠至今还记得那场改变他命运的招聘会。
2019年1月21日清晨,还在熟睡的他被电话唤醒。“县人社局带着广东的公司来白济汛乡招聘,你快去看看能不能找个工作挣钱!”电话那头,了解他家庭情况的村委会主任声音急切。
浩正忠的家里,有母、妻、儿共8口人,上有老下有小,种地的粮食刚够全家人吃饱。广东的工作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浩正忠立马填写了就业意向表,并在家人的支持下,于2月10日大年初六那天,坐上了县人社局安排的班车,踏上了赴广东惠州务工的路。
走出家门天地宽。在惠州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有5000元,这让从未出过家门的浩正忠难以置信。“从没想过,自己一个人出去挣钱,就能解决家里的经济问题!”浩正忠说,自从有了打工收入,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学没有学费了。
浩正忠的故事,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数千名傈僳族同胞的缩影。就业是民生之本,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就业创业群体中的弱势特殊群体,解决其就业问题,是促进其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从今年1月18日起连续举行了11场“春风行动”巡回招聘会,鼓励广大剩余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生活,助力脱贫攻坚。
把人送出去,更要送得好。“工作环境好不好?能适应沿海地区的生活环境吗?”为全面巩固劳务输出工作已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夯实就业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基础,今年7月底,由该县人社局牵头,该县转移就业相关负责人员特意前往广东深圳、广州、珠海等地,与当地人社部门对接劳务输出工作,并在东莞市挂牌成立劳务输出工作站,旨在输送更多维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人外出务工,全家脱贫摘帽。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城市的观念带回来,能让家乡更好地发展。”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和俊昌说。
从一个面朝黄土、收入全看天的农民,瞬间变成身着蓝色工装、有固定收入的大都市工人,短短半年,浩正忠就完成了身份的巨大转变。今年夏天,浩正忠带着积蓄,回家盖起了自建楼,铺上了水泥、瓷砖。8月返回广东时,浩正忠身边多了28名拥有共同脱贫梦想的老乡:回乡期间,他花10天时间走村串户,号召乡亲们一同出去挣钱。
“我要让大家都知道,有了收入,才有未来。”回忆过去,浩正忠非常感慨,“兜里空空如也的生活实在是太难了。”
搭建技能“大舞台”凝聚力量兴培训
今年7月25日,叶枝镇巴丁村的培训学校挤满了人,近50名学员坐在教室里,拿起纸笔,接受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培训。
“当前,种植粮食作物收入偏低,大部分农户选择种植中药材。由于他们缺少种植中药材的经验和技术,收成不太好,收入也不多。”培训教师施春明说,经过为期16天的初期培训,学员们能学到中药材种植方面的技术,将技术运用到生产后,能带来近千元收入。
有一技之长是发家致富的本领,更是脱贫攻坚过程中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和俊昌介绍,为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自2017年以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社局就与该县农科技局、林业局、共青团、妇联等20个部门,充分利用云南技师学院等培训资源,实施技能脱贫工程。
“扶贫扶智不是单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多部门通力协作的‘大合唱’。”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社局局长和澄均表示,为做好技能扶贫工作,县里凝聚了“三股力量”:县人社局、县农科技局、县林业局等20多个部门和省、州“挂包帮”单位及云南技师学院,向着同一目标精准发力,使有限的资源产生了最大的效益;由该县人社局牵头,利用云南技师学院、迪庆州民专等职业院校资源开展技能培训;引进云南兰草公司等20多家企业,在发展脱贫产业的同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白济讯乡、永春乡、康普乡、攀天阁乡……一场场乡村旅游、竹编手艺、摩托车修理、钢筋工技能培训班兴办得如火如荼,不漏一人,不缺一户。各部门一面组织培训,一面访民情、听民生,通过调查,找准群众需求,建立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信息库和技能培训需求库。
“大合唱”带来的是大丰收。今年以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共举办培训班78期,完成能力素质提升培训11474人,其中有584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创新就业载体关注重点人群
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精准施策,落实帮扶。
为缓解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于7月18日在该县人社局一楼大厅举行招聘会,最终有6人与应聘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就业。
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不敢外出、不会外出、不想外出”人员,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进行重点引导,积极发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激活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增加收入。8月,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为17户无就业人员的建档立卡家庭提供就业推介服务,有1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建立扶贫车间、合作社,能有效带动本地产业发展,促进居民增收。7月,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开展第一批就业扶贫车间认定,17家单位经授牌成为该县第一批就业扶贫车间。
“就业扶贫车间将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为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搭建更好的平台,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和澄均介绍,这些就业扶贫车间将与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且6个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截至目前,该县有涉农龙头企业19家,专业合作社180个,村级集体企业95个,覆盖79个村,带动建档立卡9574户34925人实现就业,产业覆盖率为98.57%。
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重任在肩,各个部门将进一步统一思想,聚焦贫困,解决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难题。”面向未来,和俊昌对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