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疗保险的逻辑是什么?

来源:317服务专线作者:日期:2016-08-30


商业保险的逻辑相对比较简单,就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但社保的逻辑是什么?


从2016年中国医改重点任务来看,目前在医保领域有几个事儿是重点工作: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完善大病医保和医疗救助制度,以及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总结起来,就是提高保障能力、科学合理支出和提高管理水平。再抽象一点,就是用合理的钱帮助患者买到好的医疗服务。


现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井喷”等给医保基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以来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控费上。这当然没有问题。


就在6月20日,国家卫计委发了个文件《关于尽快确定医疗费用增长幅度的通知》。“尽快”两个字格外醒目,因为国家的目标是力争到2017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这意味着现在的费用增长幅度还在10%以上,而你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GDP增速是多么?


从医保的角度,控费的主要措施是推动支付方式的改革,比如总额预付、DRGs等方式。相比于按项目付费,这些新的支付方式确实有一些控费优势,但集中在大医院应用使得控费效果比较有限。因为大医院无法减少诊疗数量、无法减低药价、无法改变运行机制等条件下,费用增长基本是停不下来的。




从目前的趋势看,医保控费的重点正在由控制费用数量的增长变成优化支出结构。比如从医改层面,政策在鼓励降低医药费用支出,提高医疗服务的支出;或是通过报销比例的调节,将普通病、常见病的患者更多引导流向基层;又或是引入商保经办机制,来提高社保的运行效率等。能够参与社保的经办,也是商业保险机构觊觎已久的市场。


目前,政府主要是允许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大病保险的经办。从分析数据显示,大病保险每年大概有150-160亿的市场规模,而参与经办的保险公司还都会些许的亏损。但从资源积累的角度讲,亏损并没有影响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因为大病保险背后是更大的社保市场。


在保险业内判断,未来像大病医保这种模式有可能在社保的更大范围内推行。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行简政放权的背景下,这类服务外包甚至被看做是一种趋势。一旦这真的成为趋势,那么谁在前期大病医保的经办中积累了更多经验和资源,显然在未来的招标中会有更大的优势。




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同时,医保改革也必然离不开精细化管理,这种精细化管理包括费用支出的审核,医保欺诈的监督,医保消费的重点人群、病种等。有这方面需求的不仅是社保管理部门,包括医疗机构,随着医保管理制度的严格,也需要能够精准掌控自身的费用支出。


实际上,解决医保基金压力之所以更多聚焦在控费方面,主要原因是普遍观点认为医保在筹资方面已经接近天花板。但关于这个问题,却一直存在不同声音。


比如根据人社部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末,全国医保基金结余超过8000亿。而同时又总是出现医保基金缺口的声音,人社部对此的官方回应是,统筹层次低、人群结构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再加上过度医疗等因素,造成了个别地区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即便如此,从长期的角度看,医保筹资的增速总体在下降,而支出的增速却在上升。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都是必须的。而问题的另一个侧面是,到哪里购买好的医疗服务?


多数的钱会在基层


 总结起来,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健康险市场还远没有达到让人心跳加速的程度,而真正垂涎的社保市场却还处在卧薪尝胆的阶段。而从社会医保的角度,控费是否已经真的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虽然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但医改政策确实在坚持推动医保支出结构的优化,及精细化管理。那么,医疗服务在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医改政策曾提出的一个目标是“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角度一直是分级诊疗,就是把更多患者留在基层看病。而如果再把这个问题向前推进一步就是,这90%县域内就诊的患者也会带来他们身上的医保基金。换言之,大多数的钱会集中在基层。


但问题就在于,90%的县域内就诊率需要这部分医疗保险资金的支持,而医保资金的支持又需要县域内具备服务90%就诊率的能力。看似是相辅相成的和睦,又有点蛋鸡问题的尴尬。就在这其中,留存了新医疗势力的机会。




从政府的角度,过去几年一直在为强基层努力。但除了大幅提高了基层的硬件水平外,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上的提升比较有限。在政府力所不及之处,就给互联网医疗、医生集团、社会办医疗机构留下了机会。


过去几年,互联网医疗之所以从迅猛崛起到陷入瓶颈,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过分依赖所谓的优质医疗资源。这导致互联网医疗长期陷入大专家、大医生的争夺当中,以为有了名医不愁患者。但事与愿违,两头不讨好。专家不买互联网的账,患者不相信互联网的故事。与此类似,民营医院也是越建越高大上,但没有口碑、没有服务能力,一切都是白搭。


相比之下,现有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医生收入低,而且覆盖范围有限。从新近出台的有关家庭医生制度的文件中也看到,政府也鼓励私人举办的诊所面向基层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并在医保政策上给予同等对待。况且基层医疗未必全是基础医疗,个性化医疗、商业健康险、远程医疗、转诊服务等,都会在此基础上存在生长空间。


总结起来,我们并没有看到一条医疗与保险相结合的快捷通道,或者并没有找到新医疗与保险相结合而独立运转的基础。但可以明确的是,提高基层服务购买的比例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自然机会在哪里也是不言而喻了。


责任编辑:杨璐


声明本文由宏景节选自医谷网。

宏景邀您免费坐车!宏景送上夏秋免费出行福利。——滴滴专车。宏景为你准备专业的USRN、USMLE、NCCAOM、USBar、AICPA等课程,免费提供课程咨询与相关服务。触摸行业前沿,出国就业、移民近在眼前成就顶级年薪不是梦!


阅读原文,直接报名,约起来!

在线客服 计算器 意见反馈

BMFWDT

社保交通咨询请关注便民服务大厅公众号

点击可复制微信关注公众号,找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