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质量发展报告(2015)

来源:前海人力资源作者:深圳商报日期:2016-06-17

      深圳发布质量发展报告 总体质量水平逐年稳健提升,各领域的数据亮点颇多


       深圳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质量状况逐年提升。图为南山后海片区。


       据深圳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深圳市质量发展报告(2015)》(统计时间为2010年~2014年)透露,深圳市质量指数测评结果表明,深圳市的总体质量水平逐年稳健提升,2014年指数评分171.01分,较2010年(基准分)提高71.01%。各领域的数据亮点颇多。

      品牌增长迅猛:“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深圳市质量指数是全国首个评价城市质量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府服务等方面质量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


       2010年-2014年,深圳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从42件增长到143件,增长2.4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9.48万件增长到29.19万件,增长2倍。截至2014年,深圳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472件、广东省名牌产品121件、深圳知名品牌558件。4家本土企业入选世界500强,27家企业进入财富中国500强,15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信息100强。深圳品牌快速增长,带动深圳信誉走向国内外。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投入产出比全国居首


      2014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1213.78亿元,五年增长1.3倍,占GDP比重五年增长了1.3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553.64亿元,五年增长1.7倍,占全市GDP比重达到9.7%。产业投入产出比达到39.29%,位居全国之首。五年累计举办展会489个,其中国际展会占比超过50%。2014年,深圳文博会总成交额、文化产品出口额分别达2325亿元、161亿元;文交所完成近2000宗业务,实现交易额100亿元。

      交通网络更加发达:基本实现“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


       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得到巩固,双港保持高位发展,2014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403.7万标准箱,五年增长31.7%,继续位居全球第三;机场完成旅客运送3627.3万人次、五年增长48.1%,货邮吞吐量96.4万吨、五年增长58.0%,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第四。公共交通更加方便快捷,公交出行分担率55.6%,五年提高9个百分点,公交日均客流量突破千万人次;原特区内500米公交站点基本全覆盖,原特区外覆盖率92.2%,五年提高了17.2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乘客“5分钟换乘、500米上车”阶段性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互联网覆盖率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4年,深圳光纤入户数达15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突破450万户;建成4G基站超过2万个,初步实现重要公益性公共场所WiFi免费接入;互联网、家庭宽带、无线宽带覆盖率分别为85%、85.2%和89%,高于发达国家78%、74%、63.3%的平均水平。互联网覆盖率高于全国47.9%的平均水平,超过北京(75.3%)、上海(75.7%)。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蝉联“中国最互联网”城市。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灰霾天数创10年来新低


       2014年深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8天,占比95.6%;全年灰霾天数68天,五年来减少47天,创10年来新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五年分别下降57.1%、10.3%、17.2%、45.2%,其中PM2.5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处于最好水平,2014年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五年来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主要河流水质稳中有所改善,东部海域水质稳定在国家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西部海域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声环境质量平稳提升,2014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8分贝,五年保持持平;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8.8分贝,五年下降0.4分贝,市民“绿色福利”不断提升。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深圳质量”前行

        竞速时代逝去,竞质时代开启。深圳曾经以GDP年均增速25.8%创造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然而“粗放式”扩张也暴露了区域发展失衡、资源紧缺等诸多社会矛盾。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2010年,三十而立的深圳提出“深圳质量”新理念,提出以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为根本取向,推动发展动力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型。多年来,“深圳质量”已经上升为深圳城市的人文精神,成为全社会各领域的行动纲领和价值取向,引领深圳经济特区在“质量时代”不断前行。

      特区转型:


      从“深圳速度”迈向“深圳质量”


      “深圳质量”的提出并非一次偶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市发展内涵,重质成为深圳发展的必然路径。


      2010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回顾过去30年的发展,深圳曾经以年均25.8%的GDP增速创造了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奇迹,但是也面临着粗放式发展、发展不均衡、资源短缺等种种问题。


      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个大问题摆在了深圳市委市政府面前。粗放式发展弊端已经显现,质量型增长才是深圳发展的未来。2010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首次提出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深圳质量”成为引领深圳发展的新航标。


       2011年,市政府以工作报告形式阐述了“深圳质量”的科学内涵,首次明确提出把“深圳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标杆。2012年,“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被确定为深圳质量的总要求。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深圳质量”的内涵特征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2014年,市政府部署了“打造深圳标准,铸就深圳品牌,树立深圳信誉,提升深圳质量”行动重点,初步形成了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的推进路径。随着实践不断深化,深圳质量的理论框架逐渐形成,实施路径更加明晰。


       在深圳的主政者看来,“深圳质量”是“深圳速度”量变基础上的跃升,是“效益深圳”内涵和外延的扩展。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新时期的引领示范作用;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才能实现特区更长时间、更高质量的稳定增长。


        特区变化:


        质量型发展成为新常态


        多年来,深圳牢固树立“深圳质量”理念不动摇,始终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坚定不移走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3年8月,深圳被授予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2014年9月,在首届中国质量大会上,深圳作为全国唯一的城市代表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代表作典型发言,深圳质量探索的经验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


        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质量型增长特征更加鲜明。2015年,深圳GDP达1.75万亿元,增长8.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人均GDP达15.8万元,稳居国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资源能源消耗持续下降,万元GDP能耗、水耗、建设用地5年累计下降19.5%、43%、29%,PM2.5平均浓度降至29.8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8微克/立方米,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更低的环境代价支撑了更高质量的增长。


        在创新能力上,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更加强劲。2015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33万件,占全国的46.9%,5年累计超过5万件,是“十一五”的3.2倍;有效发明专利累计8.4万件,约占全国1/10;建设国家超算深圳中心、国家基因库、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各类创新载体累计达1283家;4G技术、基因测序、超材料、3D显示等领域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沿。


        在生态发展质量上,深圳出台大气质量提升40条、环境治理40条等系列措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的“绿色含量”不断提升。统计显示,深圳率先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总面积3303万平米;5年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1.2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3.6万辆。

       特区思考:


       标准引领质量提升


        “深圳发展到现在,差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更好的质量和更高的标准。”回顾深圳发展,深圳质量强市促进会会长马蔚华这样形容质量和标准的关系: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质量是根本,标准是名片。没有了质量,发展无从谈起;游离了标准,注定在低端徘徊。深圳要建设国际化先进城市,也必须走一条从速度到质量再到标准的道路。


        2014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深圳标准、铸就深圳品牌、树立深圳信誉、提升深圳质量”,指明了深圳质量的努力方向。尤其是深圳标准的提出,并将之确立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


         深圳标准的提出,意味着“深圳质量”正从一个宏观理念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标准。让标准为质量提质,从而提升整个产业乃至整个城市的质量,深圳标准的提出使得“深圳质量”成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据统计,2010年到2014年,深圳瞄准国际一流水平,标准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深圳参与国际标准化研制数量居于国内大中城市领先地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市研制国际国内标准累计总数从1609项增长为3692项,增幅129.46%,其中国际标准累计数从366项增长为973项,增长了1.66倍,国内标准累计数从1267项增长为2719项,增长了1.15倍。与国际标准组织合作不断增多,截至2014年累计吸引国家欧洲标准研究中心、国际电信标准化组织等53家国际国内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相关机构落户深圳,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日益广泛。


        深圳标准与市场结合更加紧密。截至2014年,全市已在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领域培育组建13家标准联盟,推动发布129项联盟标准;备案联盟标准138项,联盟标准研制数从2009年的2项增长到2014年的135项,增长66.5倍。联盟标准水平进一步提升,如2014年上升为国际标准提案3项,上升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

       特区展望:


       五大发展理念助力“深圳质量”前行


       鲜明地亮出“深圳质量”,响亮地推出深圳标准,正是深圳在质量时代的探路。在这条路上,全新发展理念的涌入,“深圳质量”的内涵正不断被丰富。


      许勤市长在《2016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十三五”发展的主要思路时强调: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使“五大发展理念”在深圳经济特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大发展理念落地深圳,势必将助推“深圳质量”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和层次,丰富“深圳质量”发展内涵。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许勤指出,2016年深圳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加大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快重点区域、新兴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开发建设;更加注重供给侧发力,推动更高层级转型升级,以供给创新激发新兴需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提高城市建设质量;补短板提质量,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从严治政,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线客服 计算器 意见反馈

BMFWDT

社保交通咨询请关注便民服务大厅公众号

点击可复制微信关注公众号,找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