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两则养老保险的报道:一是延迟退休今年要拿出具体的办法;二是今年有3800万人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约占参保人群的10%。结合我国近年来的一个现象:我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已经12连涨,只是今年涨幅从以前的10%降到6.5%。
这三个事情,让人深思。
据说原因是这样:经济社会发展了,养老金就该涨;涨得多了,承担不了了就该延迟退休。
那民众“断保”的原因呢?有人认为养老金这么涨自己将来退休也会高,该交;有人认为延迟退休,或许自己活不到那个年龄,不该交。
哪个理性?
答案:都理性。选择因人群而异。
机关事业、国企,肯定相信未来自己也会继续获益,不用担心。
民企、低收入者,肯定不太相信未来自己也会获益。
我觉得是制度不稳定,政策摇摆,增加了民众的不安全心理和投机心理。
民企、低收入者为何选择相信现在,不选择“相信政府”?
一来,收入低,今天都很难过,明天等不住了。
二来,养老政策至今没有定型,还在变化之中,搞不清将来。
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导的长期合约。
养老政策一直在改革,说明合约一直在修改,这么多人参与的一个合约,改动就会重新分配利益,必然有担心的人。
没有交过养老保险的公务员,刚交了没有几年的事业单位人员,缴费水平太低的大量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政治上的要求提高待遇,都是正在正常缴费人群担心的理由。
合约本来应该是硬约束,缴费水平、期限,退休待遇,都应该是明确规定的。
但是,如今,我们制度没有明确规定这些,运转也是现收现付,空账运转,变化空间太大。而且,我国历史上存在大量的软约束事件,比如国家弥补国企亏损,补物价上涨,补这补那,靠国家的思想很重。
这就滋生了一个现象,投机心理。在制度经济学上,叫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就是含糊不明的制度下,投机可以获利。
怎么获利?
低收入者反正收入低,断了保,顾眼前的生活吧,将来退休没得吃,将国家的军,吃低保,吃救济,或许政策又有新规定,收入低于多少可以免交社保…
一切都是投机,因为有获利的可能…
这就是逻辑。
李连光,经济学博士,关注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自动获取更多信息、合作,请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预期财经(yuqi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