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成为政府当前工作重点。6月20日,国家卫计委下发文件,要求到2017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而据此前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2009年—2014年,全国医疗费用年平均增长幅度接近20%。
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医疗费用的上涨?造成我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究竟在哪?如何才能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近日,39健康网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原解放军总医院院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改政策专家咨询组专家朱士俊少将。作为2016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专家组评委,朱士俊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现象。
他指出,医疗费用增长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合理增长,一种是不合理增长。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快、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物价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也随之增加,这种费用增长是合理的。而另一方面,由于药价虚高、过度医疗等所造成的医疗费用上涨,则属于不合理增长。
朱士俊说。从目前来看,关键在于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医保支付方式为按服务项目付费,即“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服务项目制定价格,病人在享受医疗时逐一对服务项目付费或计费,然后由保险机构向病人或者医疗机构支付”。
朱士俊如是说。
与“后付制”相反的一种医保支付方式为“预付制”。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预付制又可分为:按总额预付费、按人头预付费、按服务单元预付费、按病种预付费。
朱士俊指出,“预付制”所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能把医疗成本降到最低。“还是以去饭店吃饭作比,假定每个人的消费限额为100元,要求上5个凉菜5个热菜,那么饭店老板就得考虑上什么凉菜什么热菜才能保证利润。”然而,朱士俊也表示,正是由于这种支付方式“逼”得医院为了控制费用而把成本降到最低,因此也有可能导致服务不足,甚至造成推诿病人的情况。
朱士俊进一步指出,在以上所有支付方式中,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比较好地实现了这种平衡。它的支付标准相对来说更加科学、合理,不仅可以较好地保障患者的利益,也可有效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据朱士俊介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患者接受的治疗与患者的病情有关而与医院的特性无关;每个患者因其年龄、性别、主要和次要诊断以及合并症、并发症等因素的不同而消耗不同的资源。因此,它采用量化的办法,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核算出每种条件下资源消耗的数值,从而决定应该给医院多少补偿。
朱士俊说,“这不是简单地改改‘收钱’的方式,而是推动医院管理者的理念发生变化——从关注如何提高收入,到关注如何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是推动医院建设从外沿向内涵转变。”
此外,朱士俊也给出了多项控费建议。
一,落实分级诊疗制度,降低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次;
二,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严格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
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四,建立统一的疾病诊疗标准临床路径。
朱士俊少将寄语2016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
祝愿总评榜以“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搞好健康总评榜,积极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的建设。
愿健康总评榜成为号手,为中国医界改革的先锋擎旗呐喊,传播正能量;愿健康总评榜成为志愿者,为改革者交流合作做好服务;成为舞台,为改革先锋展示风采,拉开大幕,打亮灯光;成为纽带,为改革者的联动合作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