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近4万亿元。
上述报告显示,去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达到3.1%,这是近7年以来的最高。2009~2014年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分别为2.2%、2.0%、2.5%、2.6%、2.4%、2.9%。
同时,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不断扩大,但是,可支付月数由2012年的19.7个月下降至2015年的17.7个月。其中,黑龙江的企业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仅1个月。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的省份在快速增加,由2014年的3个扩大到了2015年的6个,分别是: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4万亿元的结余很多都在个人账户里面,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遇到了抚养比的挑战,两年内必须解决养老金制度的转型。
不到3个职工要“养”1个老人
近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逐年增加,截至去年底,结余规模已达到近4万亿元。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对未来社会养老压力增大的担忧。
报告显示,2015年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继续保持下降的态势,由2014年2.97:1降至2.87:1,这意味着不到3个在职职工要“养”1个老人。
杨燕绥说:“养老保险实际抚养比到了3:1的时候,养老保险的费率就不能低于17%,如果降到2:1,每个人就得承担25%,抚养比越低(个人承担)幅度越来越重。”
与之相对应的是,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情况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去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指出,各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继续保持增长,但参保职工人数负增长的省份已经出现,2014年,辽宁省参保职工人数增速为-0.38%。
同时,参保人员的缴费情况不容乐观,在2006年至2015年,企业部门缴费人数占参保职工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从89.98%下降至80.3%,每5个参保职工中约有1人没缴费。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疗保险上职工退休比较低的问题更为严峻。
报告披露,截至去年底全国28893万职工参保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参加职工医保的在职人数21362万,占参保总人数的73.9%,而退休人员总数为7531万,占比26.1%。去年医疗保险职工退休比(职工人数与退休人员人数之比)为2.84,连续第四年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不到3个人缴费为1个退休职工医疗费用买单的情况较为普遍,报告指出,24个省份的职工退休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排在31个省份最末尾的黑龙江的医保职工退休仅为比1.65。
一位业内专家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指出,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结余5000多亿元,减去个人账户、趸缴等,剩下也就2000多亿元,不够支付两个月,远低于9个月以上的“安全线”。
杨燕绥称,从2015年情况看,相对于2012年,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医疗保险职工退休比下滑得非常快,2016年这种情况不可能改变,应该会更加严重。
8省市可支付月数在个位数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不断扩大,由2012年的2.3亿元增至2015年的3.4亿元,但可支付月数由2012年的19.7个月下降至2015年的17.7个月(可支付月数指基金累计结余除以每月养老金总支出得到的月数)。
其中,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辽宁、陕西、天津、湖北8个省市可支付月数在10个月以下。
相对于可支付月数的缓慢下降而言,基金当期的入不敷出的现象更值得关注。
报告显示,去年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共六省份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而截至2014年底只有河北、黑龙江、宁夏三省份当期收不抵支。去年东北三省的养老金全面“沦陷”,黑龙江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比支出少183亿元,辽宁、吉林也收支相差105亿元、41亿元。
现在养老金面临两面受制,一边是降费率减少来源,一边是很多地方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发放,杨燕绥认为,中国两年之内必须解决养老金制度的转型,包括:夯实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做大职业年金,管好个人账户。
杨燕绥说:“养老保险一定要进行制度转型,医疗保险一定要加强合理控费,这是根本问题。”
实际上,近年来,在社保制度调整的过程中,一些政策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比如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等。
虽然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实施,人社部已经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时间表,但是,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似乎并未有新的动作。
一位不愿署名的行业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都是必然的,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会像延迟退休政策一样,现在先是探讨,探讨之后就会慢慢出政策,西方凡是执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职工退休之后都是需要缴纳医保。
今年 7月13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北京闭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今年出台。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预计今年出台。
尹蔚民表示制定延迟退休方案,将会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区分对待,分步实施。
延迟退休方案已有雏形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
首先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每年推迟几个月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例如原本60岁退休的某职工,在政策实施后可能60岁零3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到点”职工则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其次,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
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其中55岁退休的女干部、女白领有可能是第一批执行延迟退休的人群。
此前人社部专家介绍:“多年前全国妇联等部门,就女干部包括女知识分子比男同胞早退休5年,提出过建议,以往的政策实际上也明确了县处级是可以到60岁退休的。”
不过,人社部也有官员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这些人受退休年龄新规影响大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出生的人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男女是同龄退休还是仍然进行区分?
除了每年到底延迟几个月之外,还有一点是延迟到多少岁退休,以及是否延续现在的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框架。目前我国男女实行不一样的退休年龄。
如果男女实行一样的退休年龄,是统一延迟到60岁还是65岁?如果延长到60,那实际上只是延迟女性和男工人的退休年龄。而如果同步延迟到65岁,对于女性特别是女性工人,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受影响的人会有很多。如果男女仍然是区别年龄来退休,这个间隔是不是还是现在的五岁,也值得关注。
延迟退休会影响养老金发放吗?
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收支平衡,的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由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存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但非常明确的是,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大家的养老是有保障的”。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
养老金待遇是不是会降低?
对于延迟退休,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还集中于养老金待遇。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另外,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养老金应该会有保障。
如何确保养老金安全?
养老金入市,实现多元化、专业化投资,也有网友担心了,“这样风险就会变大,亏了怎么办”?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称,养老保险基金是群众的养命钱,确保养老金绝对安全始终是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国家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监管,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其次,针对投资行为,在管理机构、资产配置策略、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也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提前退休了,可以领养老金吗?
退休和领取养老金是两个概念,将来退休的时间是弹性的,是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要尊重个人意愿经双方协商同意后,才能弹性延迟时间离开工作岗位,政府只规定一个界限,不参与年龄划分。比如,有的人累了,想40岁退休也行,只是没办法领取养老金,到了年龄才能领取,所以什么时候退休是一个问题,何时领取养老金又是一个问题。
华播资讯 丨编辑 每日经济新闻丨来源
因编辑需要,部分内容参考摘录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天天新闻资讯,时时乐享生活,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湛江资讯微平台“微播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