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学苦读,今天总算毕业走向社会加入求职大军了,不知如今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怎么样?
真想知道吗?看完下面就明白了
“买一套正装花了500多元,一双高跟鞋300多元,口红、BB霜等化妆品几百元,照一套证件照150元,简历、资料等打印费也花了几十元……”
似乎注意到了小编惊讶的表情,王璐补充道:“这些不算什么,只是求职的‘标配’。”
“照证件照就要100多元?”小编问。
“这跟一般的证件照不一样,拍照前有人帮你化妆,拍完照还有专门的人修片。简历上的照片就像‘门面’,关系到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一张好看的证件照是求职必备品。你看,这照片是不是把我照得漂亮多了?”王璐拿出随身携带的证件照递给小编。
王璐是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也是今年新加入求职大军的76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的一员。
人数的上涨,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求职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为人均2029元,在择业过程中每名毕业生递交过求职简历的单位数平均为13.3个。
小编在调查中发现,今年不少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已超过这组数字。
王璐介绍,跟服装、证件照等这些基本的开销相比,交通费和住宿费才是真正的“大头”。王璐的求职地点集中在“北上广”这3座城市,来回奔波的她平均每趟花费至少一两千元。
“碰上机票打折还能省点钱。但有时候着急‘赶场子’,即使是全价机票也得买。”她说。
王璐最后签约了广州的一家企业。她告诉小编,为了这份工作,她跑了两趟广州。
自求职以来,王璐的电话费也一路上涨。“过去每个月50元就够了,找工作时每个月基本都在100元以上。”
高校毕业生多是“无薪族”,动辄上千元的花销,钱从哪里来?王璐坦言,主要靠家里供给。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周楠的求职地点虽然主要在北京,可她在交通费上也没少花钱。
“一天有时要赶好几场笔试面试,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只能打车,一趟至少花费二三十元。”周楠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董浩将求职目标锁定为公务员。尽管与同学相比少了四处“赶场”的费用,但在培训费、资料费、考试费等项目上,他也花了不少钱。去年“十一”长假期间,他报名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培训班,6天课程共1880元,这成为他求职以来的最大一笔开销。之后,购买复习材料和缴纳考试报名费,董浩又陆陆续续花了数百元。
尽管“国考”和“京考”双双失利,但董浩依然觉得这些花费值得。“部分企事业单位招聘的笔试题目跟公务员考试题目差不多,备考公务员的经历提升了我的应试水平。”董浩告诉小编。
董浩最终成功应聘了一家位于北京的事业单位。在他看来,自己之所以能顺利通过这次应聘,和先前的积累不无关系。
而对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琪来说,各种考证费用是她开支的“大头”。她先是花75元考了计算机二级证,因为想应聘外企,又花了600多元参加了托业考试(TOEICTests,国际交流英语考试)。
但张琪表示,考证不仅是想为求职增添一份砝码,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考试来鞭策自己掌握一门技能。“备考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张琪说。
3时间精力耗费多相比金钱投入,周楠为求职付出了更多时间成本。据周楠介绍,做一次网申(网络在线申请)一般要1-2小时;一些应聘单位还设有在线测评环节初步筛选应聘者,做一份测评通常也要花费1-2小时;开始网申之前,还得花时间了解应聘单位的基本情况,往往半天时间只能完成一次在线投递简历。
周楠听师兄师姐说,根据过往经验,获得笔试数量与投递简历数量的比例大概在1∶10,也就是说通常要投出10份简历,才能获得一份笔试邀请。“为了得到更多的笔试机会,刚开始我每天不是跑招聘会,就是待在宿舍做网申,一天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回忆起求职初期的辛苦,周楠如是说。
“反复打磨每一份简历,精心准备每一次笔试面试,这些都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周楠说。前期的努力令她收获丰厚———多家应聘单位都向周楠抛出了橄榄枝。
事实上,当众多高校毕业生在为求职付出金钱和时间成本的同时,他们也有意或无意地享受着某些就业服务,比如从网上获取免费的求职信息、免费参加招聘会等。这些就业服务的提供者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付出亦不容忽视。
骏伯人力集团全国网点300多个,覆盖全中国大陆31省份!提供全国范围内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社保及公积金代缴、工资代发、人才派遣、业务外包、高级猎头等服务!
关注骏伯人力集团官方微信,请用微信添加ID:jbhr668或搜索“骏伯人力资源” 或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