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作为国内创新型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的“大特保”正式成立,大特保以其创新型商业模式持续获得资本市场关注,上线半年,即完成A轮和A+轮总额1.8亿人民币的融资,入选艾瑞咨询中国独角兽估值榜TOP200。
2015年11月,中国保监会向大特保发放了全国经纪牌照,这意味着,大特保成为首个自有全国经纪牌照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
2016年2月,大特保完成近2000万美元B轮融资。据介绍,B轮结束后大特保估值达到10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互联网保险领域估值10亿人民币俱乐部再添一员。
大特保作为国内唯一聚焦健康险的平台,以高性价比著称,上线一年完成三轮融资,目前用户数突破500万。
大特保CEO周磊认为,保险不应定位在高端人群,而应该惠及每一位普通大众,这是大特保坚持做高性价比健康险的初衷。相比其他互联网保险较为广泛的产品线,大特保始终专注于健康险等纯保障型产品,主张回归保险的本质,最大化发挥其保障功能,并围绕健康险延伸其增值服务。周磊将大特保产品理念概括为:普惠大众,回归本源。
保险的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保险?
“互联网+”的威力在很多领域都已得到验证。2015年前后,“互联网+”遇上了保险行业,两者结合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人们充满期待。现在,神秘面纱正在揭开。
保险作为一个集众人之力,抵御未来风险的产业,在国内因其操作模式之困,处境一直很尴尬。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下,民众的收入保障和医疗保障存在巨大的缺口,但我国的实投商业险保率远低于保险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还赶不上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根源在于传统保险营销方式由于从业人员缺乏诚信和专业度,难以获得民众的信任。而互联网能够通过一种公开、透明的销售方式,靠产品优势去吸引人们主动了解保险,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从而满足一些显性的保险需求。
国家颁布的保险行业“国十条”提出,到2020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保费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5.5%。这对萌芽中的互联网保险而言,无疑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周磊介绍,当前称为互联网保险的模式有三类:一是传统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自身的互联网化销售;二是网易保险等以保险平台为目标的垂直门户;三是以连接客户和保险经纪人为目标的平台。成立于2014年的大特保并没有走这三类模式。从大特保的角度看,这三类模式都只是利用互联网销售保险,没法直接优化产品,对产品价格也影响有限。如果公司都还靠佣金维持,那保险产品的费用成本构成并不会变化。大特保作为国内首个保险特卖平台,致力于打造中国最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大特保用互联网思维贯穿生产、销售和服务三端延伸,在获取一定的用户规模后,利用大数据为驱动力,打造极度契合大众需求的高性价比保险。此模式获得多方认可,甚至被知名投资人誉为保险行业的小米,将会以一个搅局者的角色,为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新动力。周磊谈到这样的模式有很高的技术门槛,需要非常深厚的大数据技术支撑、而公司的其中一个创始人林洪祥是曾任职于IBM、百度的资深大数据专家,对保险业务本身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所以一开始就为公司构建了良好的大数据基础。
2014年12月底,大特保上市了第一款高性价比的少儿重疾保险。这款和中国平安(行情,问诊)合作定制的保险,在没有做任何媒体宣传、没有任何活动运营的情况下,仅靠微信朋友圈的口碑传播,上线不到1天销量就过千份。这相当于品牌保险公司的多数产品整年的网销量之和。消费者的追捧也直接印证了大特保模式的可行性。
从大特保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来看,大特保模式确实能生产出高性价比的保险。但是无论大特保还是互联网保险本身,这都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在巨头云集的保险行业有所突破,尚需加倍努力。
周磊说,我在保险行业20年了,保险行业每年高速发展,但并没有做到保险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我们讲普惠,但是中国保险的渗透率一直上不去。在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付出的代价很大,比如行业形象,比如我们一直依赖于线下获客,成本非常高。保险的定价不能太高。保险更应该管穷人的事,因为穷人对风险的抵抗程度更低。现在许多保险产品不是风险保障工具,而是理财工具。而且保险对终端客户距离比较远,客户想什么、要什么,保险公司其实并不清楚。一般是渠道跟保险公司说市场什么产品好卖、什么产品赚钱,保险公司就做什么产品,这样就导致了保险覆盖的还是顶端人群。老百姓的保险需求基本是被忽略了。我不觉得互联网能够颠覆保险业,“保险+互联网”能够降低保险公司的获客成本,能够打通保险公司产品供给和市场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特保已经给了保险覆盖更多人群的基础。
我们怎么样开发更多的适合在网上消费的健康保险?我们的保险产品要紧密结合生活场景,要低价,要碎片化,这些保险公司做得很不够。互联网的特点是需要产品快速迭代,需要结合社会的热点去推动保险用户教育,需要快速反应。原来在传统保险行业开发一个产品,从计划开发这个产品到落地最快要半年,在那种体制下,把保险互联网化还是很困难。现在保险公司所谓的互联网还停留在保险公司官网和电商的这样一个平台。
互联网能够帮到我们,因为它可以主动去推送,精准地触及到我们想触及到的人群。这样的话,反过来会提高承保对象的品质。互联网保险更多关注在车险,因为车险有一亿多机动车市场,大家都想分这块蛋糕。但是我觉得健康险如果能做到让老百姓接受,这个覆盖人群远远大于车险。
互联网保险与互联网医疗未来会走融合之路肯定是一个大的趋势。另外,从数据的构想,或者是数据主导来改变保险的定价,以及本身保险产品的形态,这肯定是一个大的趋势,暂时可能会有障碍,但是我觉得这个趋势没有办法改变。
健康险步入黄金发展期
目前,健康保险是我国保险业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2014年增速为41.3%,2015年上半年实现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1245.88亿元,同比增长39.53%。周磊表示,健康险在中国已经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保协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发展态势迅猛,同比增长2.5倍,累计实现规模保费820.3亿元,获得资本市场持续关注,其中,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是主力军。大特保、众安保险和慧择网相继跻身融资“亿元俱乐部”。
中国110余家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中,目前仅有一家聚焦人身健康险这一细分领域,就是今年二月刚完成B轮融资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大特保,本轮融资结束,大特保估值达十亿,成立不到两年,用户数量突破500万,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人身健康险服务平台,再次印证健康险的海量用户需求。2015年中国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了2410.47亿元的规模,同比增长51.87%,在各类保险产品中增速最快。
而在传统保险中,健康险一直是个尴尬的角色,由于逆选择风险和高赔付率,保险公司不得不采取审慎的态度。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使得大特保对风险的计算和把控力增强,在用户和保险公司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相比传统保险,最大优势是可以主动对接用户需求,从产品呈现、购买支付、理赔流程,全部化繁为简,精准抓取了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而传统保险又无法满足他们需求的这部分人群。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统计,“80后”、“90后”的互联网保险购买意愿已经达到20.2%,相比线下传统用户的4.7%有显著超越的趋势。
大特保选择从人身健康险切入,精耕细作,正因其意识到,互联网保险的创新不单在渠道,其本质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即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保障需求,提供极致的服务,同时降低成本。大特保的投资方之一复星昆仲资本执行总经理杨绍东这样评价大特保创新的意义:以前我们传统的健康险,是多年期、多病种,保险的条款特别复杂,保单也特别长,其实大特保做的一个事就是把它都切碎,你就非常清楚,你投的这个保险能够获得什么样的保障,不会因为含糊不清带来争议,也不会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大特保在健康险研发上建立起自身优势,不断开发出市场上独一无二的产品。5月11日,大特保发布了市场稀有的中端医疗保险“大特医保”,再次在行业内和消费者中引发广泛关注,朋友圈口碑传播持续升温,不但有很多消费者自动转发,一些本来对保险没有兴趣的用户也纷纷前来咨询,甚至每天零点前后也保持着较高的下单量。
大特医保从根本上切中了用户在看病上的需求,是既能覆盖门诊,又能覆盖住院的全系列的健康险产品,特别是对那些平常家庭成员有就医问诊需求的人,它不仅提供了一个保障,同时它还把很多健康管理的工具,和好的医疗专家,都圈到了他的生态圈里。产品之后,未来大特保或将在看病这件事上提供颠覆性的服务体验。
互联网保险的出现,带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结果,价格降低。可以想象,价格降低将极大拓展商业健康险的受众范围,商业健康险局限于高端客户的现状也有可能得到改变。健康险覆盖的人群非常广,可以说健康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按成熟市场来说,商业健康险的费用,应该占到世界卫生总费用的30%以上,但是在中国,这个比例是3.5%左右,也就是说,健康险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周磊告诉记者,保险从它的本质来说,应该是起到保障的作用,而现实是它更多的是一种理财的功能,传统保险公司的理财和分红产品相比纯粹的健康险要更受欢迎,而我们主张将理财型和保障型产品分开购买,收益率会更高,保障更充分。保险在以前基本都是面向少数高端人群,而真正无法抵御风险打击的往往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也是最需要健康险的一类群体。这是我们坚持做纯保障型健康险的原因。
同时,互联网保险为健康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以前在传统保险公司的时候,因为渠道代理人等各种运营成本,以及需要维持一定的保费增长,健康险的价格不可能很低,但是互联网直销省掉了中介费用,最终的保费价格是普通大众都可以承受的,这就使得“普惠大众”的保险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互联网能够直接把我们跟用户以及他们的需求连起来,用我们的产品开发能力去创造出用户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降低获客成本,而用户和经验数据的积累又可以服务于产品研发,使保费核算更加精准,不断让利于用户,形成良性循环。
大特医保面市受好评,或成医疗险“爆款”
“大特医保”广泛覆盖门急诊和住院医疗,补充社保目录外的所有自费部分,从用户的反馈来看,性价比高和保障全面是购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理赔快捷和高透明度。
“大特医保”针对消费者基于门诊和住院两个场景产生的费用进行赔付,不管是因意外还是疾病,28天-60周岁都可以投保,续保可至80周岁,其中门急诊为可选项,保额1000元,无免赔额;住院医疗包括住院及住院前后门急诊产生的费用,有20万和50万两个保额,免赔额1万。从用户的普遍反馈来看,门急诊无免赔额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市场上的类似产品,门诊基本都有免赔额,而没有免赔额的产品,保费都比较高,超过一般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从“大特医保”的保障范围看,由于突破了基础社保的地域和用药限制,对于有社保和没有社保的人都很实用,无论医疗费用是否属于医保范围,都可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赔付,只是会区分被保人是否在医保或者其他渠道获得医疗费用赔偿,如果通过其他渠道已经获得过赔付,剩余的实际费用“大特医保”100%报销,如果没有通过其他任何渠道获得过赔偿,“大特医保”可以报销80%的费用。这样的赔付标准简单易懂,对于有社保和没有社保的人群来说,都可以最大化报销自费支出。每天2000元的床位费及膳食费报销金额,可以为患者及陪床家属提供私密性更好、更舒适的康复环境。
很多消费者对于保险有一个固有的成见,即保险都是骗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险代理人在推销保险的时候,往往有意隐瞒某些免责条款,很多用户往往不知道自己买了点什么,理赔的时候才被告知不在理赔范围内。大特保不但去掉了代理人中介,而且提供了更加透明更加符合大众需要的保险产品。
大特保是中国唯一专注人身健康险的互联网平台,服务五百万用户,携手国际国内顶尖保险公司和再保公司,在重大疾病险和医疗保险领域逐渐建立起自身优势,并率先推出慢病保险和医疗服务相结合的保障计划,为已经患病的人群提供保障,未来,保险将更多起到风险管控的作用,主动干预用户行为,管理用户的健康。大特保以普惠大众为产品研发理念,“大特医保”即是定位于中国人群最广的中产阶层,他们面临竞争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压力,对财富的“稳定性”和生活的“保障”充满焦虑,而目前仍然缺乏充足且多样性的保障方案,大特保在产品和理赔服务上的精打细磨,更希望化解保险和消费者之间的不信任,满足用户对安全感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保险。
周磊用“回归本源,普惠大众”八个字来概括大特保的理念,其中也包含了他对于保险的强烈期望和创业初衷。在理财险和分红险大行其道的当下,他反其道而行之,主张最大化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只做纯保障型健康险,通过设计低保费、高保额的健康险,帮助人们规避风险。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困扰中国民众的大问题,有些疾病治疗所用药医保基本不能报销,周磊希望通过聚焦商业健康险,帮助更多的个人减轻医疗支出负担,同时通过打通医疗与保险,管控医疗风险,平衡医患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享受实实在在的医疗红利,对于国家来说,在减轻财政医保支出负担上也有深远意义。
周磊认为,医疗与保险中很多环节没打通,没有打通的后果就是医疗服务市场里几乎没有商业保险的份额,而商业保险几乎没有干预医疗服务控费的能力。而这两个后果之间,又形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正因为此,周磊选择这个领域创业。保险行业怎样尽早参与或者主动干预到包括早期筛选的患者诊治,把发病率给降下来,使诊治费用更加合理化,这才能把商业健康险往健康方向推进。周磊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健康保险平台。目前,他正在规划互联网医疗保险的蓝海。
本刊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神州杂志,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