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2.50%的受访者已经有了在未来跳槽的想法——
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工作“初体验”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对152所高校的304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7.76%的受访者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不满意,26.65%的受访者表示对工作无感,55.59%的受访者对工作表示满意。
李潇潇一直想在北京找个工作。她在北京攻读了学士和硕士学位,6年间,她已经逐渐融入这座城市。但现在,她正在办理离开学校、离开北京的手续。再过不久,她将出现在1000多公里外的上海,成为一名公务员。
李潇潇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我不是不喜欢工作的性质,而是因为我对北京有很深的感情。”李潇潇说。横亘在她与北京之间的,是户口。在过去的一年中,读新闻专业的她曾经考过北京公务员,也向BAT互联网公司、工商局等事业单位和人民日报社等传统媒体投过简历。“笔试基本都能过,但面试时遭遇了很多次‘滑铁卢’。也有些是工作单位对我满意,但是后来我发现在户口、待遇或者工作内容方面不符合我的预期,最后选择了放弃。”由于在北京想找到能落户的工作不容易,上海的工作单位又一直催李潇潇交三方协议,她“最后就只能赶紧签了工作协议”。
在2016年的应届毕业生中,部分人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甚满意。除了李潇潇所看重的户口和工作地点外,工资、工作性质、专业是否对口等因素,也是决定毕业生对工作是否满意的重要条件。
赵曼毕业于河南一所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她告诉笔者,她所在专业的大多数同学从大三起就信誓旦旦地表示,找工作时一定要避开销售岗位。但如今,她和同学签下的几乎都是销售类工作。赵曼即将进入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做医药销售代理,尽管公司的名字家喻户晓,但赵曼不喜欢这份工作。在她看来,销售是比较低级的工种,工作压力大,还要经常“看别人的脸色”。“另一个原因是,我对医药行业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赵曼说。
郑州大学教育系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学博士刘亚楠认为,一些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结构设置问题。“一些专业和市场需求略有脱节,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理想和现实差距之大,可能导致应届毕业生产生不满意的心态。”
尽管工作不称心如意,但权衡其他选项后,赵曼最终“将就”着签约了。她坦言,之所以会和公司签合同,是因为没有更合适的选项,也是因为看重公司的名气,“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攒经验,日后跳槽绝对会有优势”。
先找个工作将就、日后再跳槽的心态,在毕业生中比较常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有62.50%的应届毕业生受访者已经有了在未来跳槽的想法,不想跳槽的仅占15.13%,还有22.37%暂时没有考虑过是否要跳槽。
赵曼的校友江航还没毕业,就已经经历了一次“辞职”。今年2月中旬,他在北京找到一份动画产业的工作。两个月后,江航觉得公司给的工资太低,选择离职,重新找工作。像江航这样因工资问题在找到工作后短时间内“跳槽”的现象并不普遍,更多的人尽管对工资不满,但由于是第一次找工作,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妥协。
在刘亚楠看来,毕业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满意是正常现象。“目前大学生就业心态是可观的,但同时又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学生自己容易产生不满意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能力不足。”
张鑫是北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2016届毕业生,他签下的工作是一家小型创业公司的程序员。由于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的双重劣势,他坦言自己当初找工作时“简直寸步难行”。
张鑫大学期间读计算机专业,做程序员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理想的薪资和互联网工作氛围是他所期待的。然而,专科学历阻挡了他的求职之路。“当时在招聘网站上看到的要求都是至少本科学历,说实话很受挫。”
学历不是评判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文凭在找工作时还是被看作一张金纸,含金量的多少,和印章上的校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些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学历不够高、毕业院校竞争力相对较弱不无关联。李潇潇是从一所985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但她依然能感受到学历和毕业院校给毕业生划分出的层层等级。李潇潇找工作时遇到的一个现象让她印象颇为深刻。“我觉得竞争对手的能力、资历都太优秀了。我找工作时,遇到的大多是清华、北大的学生,而且本科生很少,基本上是研究生。不是名校的学生,可能笔试阶段就被‘刷掉了’。”李潇潇说,“我觉得大家对工作的需求已经降到底线了,只要是看起来稍微好一点的工作,就有很多名校学生蜂拥而至,想找个好工作真的不容易。”
除了学历,经验也是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在找工作前,张鑫没有意识到专业技术对工作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大学是“混过来的”,术业“不精”,这让他甚至没有勇气投简历、找工作。为了弥补自己的专业漏洞,他只得花上万元报了C语言辅导班,连续补习了4个月。但在写简历时,他发现了自己的又一劣势。“没法证明自己,没经历、没经验。”海投简历未果,眼看就要毕业了,张鑫无奈又懊悔,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把自己的期待降低”。虽然薪资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水平,但他只能“认了”。
刘亚楠认为,缺少实践经验,这是目前高等教育和社会的最大脱节。现在的就业环境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不同。“那个时候是分配工作,工作岗位供大于求,毕业生没有后顾之忧。而20多年来高校大范围扩招,毕业生数量激增,从现实角度来说,不可否认就业确实存在困难。”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经验不足也会成为阻碍毕业生找到满意工作的绊脚石。“满意度和预期相关。一些毕业生对自己期望较高,但没有社会经验,找不到非常满意的工作时,心理落差就会比较大。”
在张鑫看来,现阶段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他打算先跟着现在的“师傅”多学习、攒经验,学成了再换更好的工作。“这第一份工作就当涨经验,以后肯定得跳槽。”张鑫说他们这行的行情是,只要跳槽,就会涨工资。
刘亚楠认为,目前的很多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但抱有“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是对于严峻就业形势已有心理准备的一种表现。先找份工作,从基层做起,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自己、争取优势”。
然而毕业后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终究难以弥合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不满。浙江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刘帅认为,性格、价值观、兴趣点、能力等,都会影响工作的幸福程度。“一个大的问号是,学生在找工作前,到底有多了解他们即将从事的职业?”
即将从浙江一所高校毕业的杨颖颖,目前就职于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从事编辑类工作。她告诉笔者,她给自己的工作只能打6分,扣分的原因,在于工作需要倒班、影响作息和日常社交,且工作机械、无趣。当初找工作时,一方面是因为男朋友在北京工作,另一方面是出于对该互联网公司的好感,杨颖颖选择了这份工作。当时的她对网络编辑的职责丝毫不了解,进了公司以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网络编辑的工作性质,难以适应工作作息。
刘帅认为,毕业生找工作时遇到的困境,与大学期间没有合理的的职业规划密不可分。“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应该有职业规划的意识,不是盲目地去选择未来,而是在了解自身、了解社会的基础之上去选择未来。”
毕业于江苏一所高校的王凯即将到北京一家报社的新媒体运营部门工作。在正式签订工作合同前,他在这家单位实习了3个月。“我大二、大三在学校时,也做过很长时间的微信公众号运营工作。这些经历都让我觉得,我未来从事的这个行业的内容比较有趣,我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王凯说,“而且实习期间,我觉得工作环境很好,接触到的老师、前辈也都很好,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对我来说就比较满意了。”由于在实习中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比较全面的考核,加上和别人有了对比,王凯认为工作后的待遇和个人的水平挂钩,实习过后,至少不会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
在刘帅看来,在大学生初入校园,难以自觉地形成职业规划意识的情况下,学校应该起到引导作用,教学生一些探索自身、探索职业的方法,鼓励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做相关人物访谈。“经历了实习、访谈等职业探索的同学,在毕业时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就不会那么低了,因为他相对了解这个职业。”刘帅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潇潇、赵曼、江航、张鑫、杨颖颖、王凯均为化名。)
厦门大学 毕若旭 浙江大学 姚晓岚 郑州大学 刘俞希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款欧洲杯期间宅女不专业任性
预测比赛结果的视频栏目
西班牙、意大利“相遇”你更看好谁?
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