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听民意、知民愿、聚众智”,欢迎您收看中国政府网高端访谈,我是主持人赵艳。每年这个时候,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关于就业的话题也随之持续升温。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765万人,应该说就业压力还是非常大的,那么这盘就业的“大棋”该如何下?我们今天邀请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和我们一起回应关切,你问我答。李克强总理5月6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察就业工作时,强调就业是经济的“底盘”,并从多方面“支招”创造就业机会。要完成今年1000万以上的新增就业目标任务,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人社部是如何通盘考虑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就业形势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注,我们最近也对就业形势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总的看来,当前我们的就业形势还是基本保持了稳定。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第一,就业的主要运行指标,还是保持在合理的运行区间,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是443万,已经完成全年计划的44%,进度是高于时序进度的,比去年增幅略低一点,但是4月份的差距已经比1-3月份的差距略小,这说明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失业率,一季度登记失业率是保持在4.04%,是比较低的水平。第二,重点群体,也就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基本稳定。从目前统计和相关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保持平稳的态势,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数据,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468万,这个增幅在近几年是比较高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几项指标相对平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第三,看劳动力供求情况怎么样。从对全国100个城市劳动力供求监测总体情况来看还是比较平稳的,对100个城市每个季度都有一个统计,对11个省市每个月都有监测。根据11个省市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数据分析,4月份时,市场求人倍率是1.12,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100个求职者对应112个岗位需求,也就是说总体上岗位需求还是大于求职人数的,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还是能满足求职人数的岗位需求。当然,这中间会有一个结构性的不匹配,这就会产生既有人反映找工作难,也有企业反映招工难,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矛盾。环比还是略有增长的。第四,我们一直在监测几万家企业的岗位变化情况,4月份岗位略有流失,流失率是0.2%,流失率环比还是在收窄,而且这种收窄已经连续3个月了,这也说明岗位在趋于稳定。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总体稳定中还是有忧,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必然要在就业当中有所反映,主要是看以什么形式、什么样的程度反映出来。经济反映到就业中来是经济的内在规律,它的表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点。经济的下行、结构调整的深化必然会在就业上带来一些问题。现在比较突出的一个反映就是企业用工需求在减少,这种用工需求的减少必然会反映到市场当中来,对不同领域的反映不一样,比如说建筑领域、能源领域用工需求减少的幅度就大一些。从区域上来看,在能源,工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或者钢铁、煤炭这些行业比较集中的地方需求下降的幅度更大。同时,因为建筑业下行的幅度更大一点,所以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减少的幅度也比较大。但同时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包括其他领域对一些技术工人的需求还是保持了比较旺的态势,相当多的企业反映技术工人招工难、招不足。再一个突出问题反映到就业上就是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开始有所凸显,包括一些技能比较单一的农民工,现在外出求职不像过去那么好找工作,这种现象是有的。同时,在一些压产任务比较重的地区和行业,几个钢铁煤炭比较集中的地区,钢铁煤炭这两个行业,职工安置问题比较突出,因为要去产能,要化解过剩产能必然有一个职工安置问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你刚才也讲到今年是765万,这比去年又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整个用工需求在减少,高校毕业生还略有增加,这种供需矛盾必然会比往年更加突出一点。面对这种压力,党中央、国务院还是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要抓好。前几天他去黑龙江考察调研,专门强调面对这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紧紧抓在手上,并且特别强调要抓住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扶贫等问题,强调要托住这个底,这就体现社会政策托底,在这些方面都要托住底。在这里面总书记是把就业排在第一位的,这充分体现了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刚才你也讲到总理5月6日专程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研就业,并且专门召开了就业座谈会,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我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一起正在全力以赴地抓好落实。从工作重点来讲,第一,要抓住重点群体的就业。哪几个重点呢?一是高校毕业生,765万高校毕业生马上就要走向社会,这是一个大事情;二是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个一季度形势还比较好,在这个形势基础上我们继续加大力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仅是就业问题,也关系到三农问题,关系到农民增收,这也是一个大事情;三是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工作;四是对就业困难人员还是要加大援助力度,做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第二,要抓好一系列就业政策的落实。其实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政策应当说是比较完善的,关键是怎么把它落实好,把这些政策用好、用足,最大地发挥政策的效力,所以应该在落实上下功夫。当然,我们也按照领导的指示,也在着眼于新的形势下针对就业的新特点、新需求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第三,要抓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有倍增效应的,在我们国家一个创业者创办小型、微型企业至少可以带动三到五个人就业,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就业,而且可以成功地带动其他人就业。而且这中间很多都是创新性的,有很大成长前景的。第四,抓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在于实现供求的匹配,培训的功能在于使劳动力的素质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既防止结构性的失业,同时对劳动者来讲又提高他的就业质量和能力,包括提高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也包括创新创业的能力等等,这方面要大力加强。非常感谢信部长给我们讲述了就业是我们民生的大事,当然也是经济的托底。刚才信部长说到了,就业其实重要的是在落实上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要回答一些网友的问题,看看他们具体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下面请您回答网友的问题。我们选取的网友问题全部来自于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所有的提问人身份都经过系统验证,真实有效。为保护个人隐私,我们提问的时候只用网友昵称,下面就来回答第一位网友的问题。这位来自甘肃省天水市、手机尾号3396的网友“逸远”说:“我是一名09年毕业的大学生,从12年开始参加就业考试,一直未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765万人,再创新高,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又比较大,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会不会更大?信部长,您看网友有这样的担心,您觉得如何才能减少和消除他们这样的担心呢?应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这确实是当前就业当中的重点,我们也一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因为世界各个国家青年就业都是就业的第一位问题,在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因为在我们每年1500万左右的新成长劳动力当中高校毕业生就占到了将近一半,另外一部分是职业中学、技校、中专的毕业生,还有其他的两后生等等。正如这位网友讲的,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比往年又有比较大的增加,中央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报道,总书记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强调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多措并举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强总理5月6日到人社部调研也专门重点了解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提出要求。在这之后,5月20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专门就这次会议作出批示,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网上查一下,都做了大量的报道。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两位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做专题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这也释放了一个信息,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还是非常重视这个工作,在组织各个方面的力量,多方施策、综合施策,齐心协力推进这个工作。我们这位“逸远”网友不要担心,我们就业的人数不等于就业的难度,是这样吗信部长?有道理。一方面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确实很大,我作为负责这项工作的一个具体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我也确实感到压力还是很大,这个压力在哪里呢?正如刚才你讲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在进一步扩大,这是供给方面。从需求来看,刚才我也讲到,企业的用工需求,在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在减少,特别是在部分传统产业,比如能源、建筑等领域在化解相关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需求减少的幅度就更大一些。再加上我们一直存在的部分高校毕业生专业的设置、培养的模式以及就业能力等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所以说这种供和求之间的错位还是存在的。所以总体上来看它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首先我觉得高校毕业生是人才,是国家宝贵的人才。当我们谈就业问题的时候说这是压力,这么多人怎么就业呢?但实际上我们每年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是高素质劳动力啊,每年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走向各个领域,那是多么富有活力的群体啊。十年累积七八千万,那就是一个大国的人口,这些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现代知识、具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群体,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所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绝对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这是促进创新、促进国家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事情。而且从长远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是结构性的,二是从一个大的时间段来看,这是结构转型中的阶段性的问题,或者说结构转型中的一种烦恼,从长远来看,应该说我们的大学生并不是多了。从现实来看,确实存在某些专业、某些领域大学生就业难这种阶段性的困难,主要是结构的不匹配。但随着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特别是随着经济转型、产业转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当多的领域需求还是非常旺的,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个“互联网+”就蕴藏着多少就业机会啊!应当说只要我们多方努力,随着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会创造越来越多的适合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当然,对大学生来讲也有一个如何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求,怎么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的问题。具体到我们的工作来讲,我们准备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组织就业服务进校园,这是当前要重点抓好的事情,因为现在正好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季,他们很快就要离校了,正是求职最关键的时候。现在教育部门、各个高校也正在组织招聘,加大招聘的密度,我们也将发挥我们这个部门的优势,积极协同教育部门和高校送各种就业服务、岗位信息、就业指导进校园,把相关政策给大家进行宣传、介绍。特别是组织企业把岗位的需求信息送进校园,方便大学生求职,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指导,提高我们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高校毕业生应该说是最具创业活力的一个群体,我们的一个研究所做过一个调查,在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人群中因为找不到工作或者是考虑找工作难而创业的,也就是被迫创业的比例非常非常小,绝大部分是着眼于机会和发展主动创业的。也就是说他的创业预期和创业动机完全不一样,这是与创新结合在一起的创业。对,是有成长前景的企业。我们专门有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在大力推进,已经实施两年了,我们准备三年时间引领80万大学生实现创业,前两年已经超过了,已经突破了100多万,今年的进度会更大。三是离校后总会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可能暂时实现不了就业,对于这部分群体我们有一项特殊的计划,就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他们实行实名制的服务,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包括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和其他的服务。这项计划已经实行了几年了,虽然他们离校后没有就业,但服务我们要跟上,不断线。非常感谢信部长就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指导。我们再来看下一位网友,这位网友是来自河北省迁安市的网友,手机尾号5964的网友“清淡凡凡”留言说:“我是河北省迁安市的一名普通学生,整个市里的人基本上都靠在钢厂打工生活,现在父母亲戚朋友都下岗在家,还望能帮忙引进企业解决下岗工人问题”。这位网友“清淡凡凡”提到了他家乡的情况,信部长,您觉得这个情况普遍吗?特别是针对这个网友身边有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和技能的工友在分流安置上您能不能也帮他们支支招?因为河北省钢铁产业是比较集中的,去产能任务在河北非常重,包括我在唐山看到的情况也是这样,也包括一部分煤炭企业。但总体我感觉到在河北省这项工作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企业也都在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在尽最大的能力,千方百计地挖掘各种潜力,利用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和其他的一切可能安置职工,而不是简单地推向社会。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一些做法。但确实正像这位网友讲到的,化解产能过剩中必然要面对职工分流安置问题。今后几年化解产能过剩最突出的重点就是抓好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今年初的时候国务院也专门下发了两个文件,一个国发6号一个国发7号,专门对钢铁煤炭两个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做出了部署,我们也和有关部门一起就这个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有关场合我也介绍过这个政策,大体讲有这么几条渠道:第一,立足于企业内部挖潜。也就是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包括场地、设施、技术,甚至有的企业还有土地等等这些来内部分流一批,尽最大可能内部分流,不是简单地推向社会。实际上我调研了一些企业,大部分企业也是做到了这一点。第二,促进转岗就业。也就是在企业充分挖潜的基础上,有的企业大部分职工都能得到安置,有的企业潜力小一些,有的企业可能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有一部分需要到社会上重新实现再就业。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就业服务机构来托住、接住,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包括:一是开展培训,他们要转岗必然需要能力的转换,钢铁也好、煤炭也好,都有不同的岗位,要转到新的领域,那要重新接受一个再就业的培训,获得新的再就业的能力;二是要对他们提供就业的指导、咨询等等,从一个行业长期做一种工作再转行,这中间有一种心理的调适,有一种观念的转换和各方面的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中就业服务、就业指导是要加强的,而且这个过程是一对一的,不是简单地上一堂大课、做一点政策宣传就能做到的。安置分流还有一个年龄段的问题,比如相对年轻的可能很好再就业,但是如果年龄接近四五十岁或者接近退休压力会比较大一点?是,对这些年龄大的、确实就不了业的人也要有一些政策。第三条政策就是针对你讲到的,那些年龄比较大,离退休年龄只有三五年了的职工的。政策规定距退休不到五年的,如果再就业确实困难,本人愿意、企业也同意可以允许内部退养,不是提前退休而是内部退养,企业继续给他发生活费、继续给他缴保险,因为他已经退养了,就可以只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再办正式退休手续,这样他就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四是对那些特殊困难的,通过市场确实难就业的,包括大龄的,或者有些年龄不大但是可能能力或者身体方面存在问题确实通过市场难以就业的,那就要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总书记说托住民生这个底,对他们来说更要托住这个底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保护,体现社会公平。我们现在正在和有关方面一起,指导各地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企业的责任,我们整个的这个工作就是三句话: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依法依规。关键环节是落实企业的责任,关键中的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实、做细,要把政策措施制定好,分流的渠道事先研究好,要通过非常细致的思想工作获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实施。所以政策中有一条:职工安置方案没有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不得实施,这就是为了保证工作要做到位,保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谢谢信部长,我们再来看下一位网友。这位网友是来自山西省运城叫“王国军”,手机尾号是0647的网友留言,他问:“为什么今年我们农民工找工作越不容易了,以前每年还有活干,今年连工地活都找不下?”这位网友对农民工找工作发愁,当下调整产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如何能介绍农民工朋友就业难的问题?从这位网友本人或者说他的亲属的问题来看,我估计他可能是一个建筑工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工的需求,在建筑领域确实是在下降和减少。但总体来看,正像我一开始讲的,从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监测情况来看,整个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同比还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增加了468万人,这比去年、前年甚至在我印象中比过去三四年同期增幅都要高一点。当然,也正如他讲到的,确实有一些领域需求在减少,整体上看,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需求在减少,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简单劳动力的岗位,也包括建筑领域。但也有一些领域现在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比如说技术工人,现在很多招工还困难呢,还有家政服务业,现在用人需求非常旺盛,所以说这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总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进行深入地分析需求的变化,这种分析基于面上的分析和统计,我们还要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就业涉及到的人群不同,可能需要安置和解决的问题也大不一样。对,各方面反映的问题也都不一样。从面上讲要促进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的来说还是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工实现公平的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培训。过去长期以来相当大数量的农民工都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产业转型升级必然意味着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转向更高端的产业形态。产业转型升级必然也要求劳动力的能力和素质也要转型,所以产业要转型、就业也要转型,而就业要转型的前提是劳动力的素质结构要转型。怎么实现这种转型呢?要抓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个大工程,国务院要求今年要对2100万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提升培训,这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任务,我们将要跟各个方面一起共同抓好这项工作。这不仅仅是促进就业,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长远性的措施。再一个就是扶持返乡创业,同时也要加强就业服务,也包括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防止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刚才信部长谈到了大学生就业还有去产能职工安置方面工作,还有农民工的就业,我现在看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的问题。这位是来自手机尾号5221,四川省达川地区的网友“国泰民安”说:“留守儿童问题,在云、贵、川、广西等地区比较突出,我曾经也是留守儿童,我小的时候多病,病的时候最渴望见到父母,最想念父母。每逢佳节独自发呆一个人哭泣,那个时候,看什么都是黑色的,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我盼望父母早点回来,就是一起吃个饭都很幸福,很满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快孵化乡镇微型企业,拿出更多实际有效的政策鼓励创业,贷款少跑腿,手续方便快捷。农民工文化知识少,程序复杂、手续多阻碍回乡创业的积极性。”总而言之,这位网友的意思就是说特别希望能够和父母吃一顿饭,也能够实现常回家看看父母的小心愿,总体来说他说的还是农民工返乡创业,怎么样才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您觉得我们能做点什么?这位网友的留言很感人,这是我们相当多留守家庭的一个真实的写照,也是这些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心声。我们全国有2.7亿农民工,其中1.7亿是外出务工,这些外出务工的,特别是到外省务工的,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是夫妻两个在外面务工,孩子是留给老人的,他们的境遇也确实很令人同情。我也走访过不少这样的家庭,我上星期专门去了宁夏的固原、吴忠几个地方,我也曾到山西的村里面看了几户,当然那个地方现在的情况在好起来了,其中也有像刚才这位网友讲的,现在返乡创业的也不少。外出务工的问题应该说是农村劳改力转移就业必然伴随的现象,但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结构的调整,随着产业的梯度转移在发生一些变化。什么是产业梯度转移呢?就是从东部,开始往中部、西部转移,随着产业的转移,就业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的过程中就地、就近转移的在增多。过去大量内地省份的劳动力都是到省外就业,过去四五年以来,中西部地区最早是四川、河南这些省份,再到后来是湖北等一些省份,在本省转移就业的开始超过到省外的,现在可以说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省内转移就业的超过了到外地的。这是什么带来的呢?就是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内地就业机会的增多。留守的问题,根据就业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才能真正解决。产业转移会带去很多就业机会。再一个就是返乡创业,前不久我还看了几家返乡创业的企业,他们回到内地创业真是时代发展到这一步给他们带来了这种机会。第一是他本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在城市的历练,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同时有些人还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本人有这个本事了,必要条件就具备了;第二是顺应了这种产业发展格局的变化,现在有些产业在东部地区受劳动力资源的约束,发展得反而不如在内地好了,到了内地有那么多返乡创业园,他的场地也不愁,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在农村相当一部分中年妇女劳动力,因为家里面生活负担比较重,要照顾老人、孩子,还有土地需要打理,要让她们彻底放下家里到东部沿海地区打工她们离不开,但是你要把企业办到镇上来,办到镇上的返乡创业园区里,上班只有几里路,她们是可以在闲散时间到企业打工的。还有一些连到镇上园区打工都做不到的,就开始产生新的劳动业态,也就是居家作业,比如编织、刺绣等等,有公司在组织订单,但是分散作业。所以这种返乡创业是最大的顺应了劳动力格局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是很有潜力的。现在在中西部地区有很多返乡创业的园区。为了促进这项工作,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文件里明确了一系列的政策,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了,包括降低企业登记注册门槛,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允许“一址多照”。也就是说一个地点允许多个营业执照,也允许集群注册,放宽经营范围等等,还对税费减免、金融支持、资金支持等等都做了规定,关键是要推动各地落实好。我们调研中也注意到,有些地方现在这项工作做得相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势头非常好,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但有些地方基础设施、返乡创业园的建设需要有一个过程,也有重视不够或者工作力度不够导致政策落实有差距的问题。最近部里派出八九个督察组到各地督察落实情况,下一步我们准备有针对性地督促各地加大落实的力度,把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促进返乡创业,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这位网友讲到的留守儿童的问题才能逐步地得到更好的解决。信部长,您看,刚才您提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我们得先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也能解决人口迁徙带来的问题,包括大城市病的问题,所以政府有没有鼓励企业把企业办到乡镇上面,可以增加农民工就业呢?有没有这样的措施?也不是简单地鼓励办到乡镇,但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是有专门政策的。前些年商务部、海关总署和我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还有几个部门一起也专门发过一个文件,在中西部地区确定了一批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城市,作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学上讲有一个叫“雁阵模式”,就是说它总是从劳动力成本开始高的地方开始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转移。过去是在欧美,后来到了东亚,然后从东亚转移到了中国,转移到中国首先是沿海地区,现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开始提高了,包括土地的约束也在增强,那么就面临一个下一步怎么转移的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雁阵模式”那就要离开中国往别的地方转移,我们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有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幅员辽阔,不是简单地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但是我们还是要发挥我国这种纵深辽阔的优势,使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转移到我们的中西部地区,创造一种新的“雁阵模式”,推进我们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也就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之所以现在出现一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省内转移多于省外转移,跟产业转移是密切相关的。最近在新疆服装产业发展就非常快,在南疆地区,就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实现了转移,这个势头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北斗丝路与时俱进,打造全新商业模式,是一项惠及13亿中国百姓的伟大惠民工程。
金融互联网时代,众筹成就更多平凡人!拥有资产包就拥有了持续性收入!
关注我们获取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