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改革,关乎数以亿计人群的切身利益,每一步的走向都能引发广泛关注。2016年进入下半年,社保领域将有4项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小编已经为大家盘点好了,赶紧来看看吧!
1、延迟退休方案
时间 年底前公开征求意见
关键词:区分人群 不会一刀切
今年官方释放的种种消息指向,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方案将在今年底前初露真容。
虽然具体内容尚不可知,但延退方案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即遵照“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原则,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政策核心点是延长缴费的年限,相应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
人社部社保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认为,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不同需求和切身利益,综合考虑劳动力供需、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多种因素,统筹协调处理各种关系。
避免“一刀切”的思路已得到人社部的正式认可。
尹蔚民今年早些时候在公开场合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将根据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进行实施。
可以预料的是,由于牵涉利益广泛,延退方案必将经历高度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也强调,方案会提前向社会预告,给公众以心理预期。
2、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时间 2016年推进
关键词:改善养老金两极化
各地的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基金规模效应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够顺畅……这些由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造成的尴尬局面有望在今年得到改变。
人社部提出,2016年将推进基础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事实上,这项工作酝酿已久。2015年10月,人社部表示已形成方案初稿,拟在进一步论证后适时上报国务院。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曾经质询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为何推进缓慢。尹蔚民部长在应询时坦言“困难不小”,其中最难的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责任,以及地方和地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和调整。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指出,一些地区基金结存过多,征缴力度放缓,养老待遇随意增加;另一些地区基金缺口较大,在高费率的情况下,每年仍然需要中央政府大量的转移支付。
如果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基本养老金的两极化现象。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的统筹使用,提高基金使用的规模效应,是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解决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