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人的权益保不保障完全取决于老板的好与坏,如果老板好的话,你出事,老板会管,如果老板不好就不管,都看老板好坏。”快递小哥张平在18日召开的非正规就业工伤保障问题研讨会上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中青年男性成为非正规就业者的主力,近9成均在40岁以下,集中在21-30岁和31-40岁区间。”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正新就非正规就业者工伤保障问题调研报告内容进行介绍和分享。她从问题概述、研究方法及过程、现状和难点以及对策和建议四部分进行阐述,在介绍调研情况的基础上,就调研结果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并对工伤保障试点地区的情况以及域外的经验进行分享,最后就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问题提出了建议。
会议还邀请到一线快递员张平同参会人员做分享,通过亲身经历展现当下快递员的困境。张平表示,快递行业主要采取层层分包的模式,由快递公司将业务分包给个人,承包者也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张平坦言,其月均工资在6千元左右,工资一般以现金或微信、支付宝的形式支付,其发生交通事故也自己私下解决。
参会嘉宾就报告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对报告中的问题给予意见,并就我国的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障问题发表了自身的见解。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提出了“跳出工伤保险看工伤保险”的观点。她认为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在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与分担企业风险,那么现有的制度能否创新?工伤保险能否突破劳动关系,只要在职业伤害下,就受保护。她认为非正规就业者的工伤保障问题是制度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讲师向春华则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对工伤保险基金表达自身思考,表示工伤保险制度不单是法律制度,也是社会保险制度,要考虑基金的持续性以及我国国情,不应照搬别国经验。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所所长栾群表示,快递人员发生交通事故,哪些情况可以算作工伤,需要在法律上有明确界定。同时,针对快递人员自身问题,如快递员违反交通规则,还有损毁货物,人为拖延送货时间等问题也要进行探讨和回应。
海淀区总工会权益部部长温远清从工会角度为非正规就业者工伤保障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行分享,并提出了当前在新用工方式下的困境:为职工维权找不到对象,以及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提出加强六方联动。
据悉,本次会议由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和北京义联社会工作事务所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天玉等来自社会保障行政、工会系统、司法实务与理论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工友代表、志愿者代表等30余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