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也曾跨千年:看看祖先是怎么救助穷人的 | 大飞

来源:微言薄语作者:日期:2016-09-15




作者 |大飞哥,京城土著。人到中年,胸无大志,最爱读书论史,绝不装腔作势。天下大道,至繁至简本为一体,只要您要有工夫,两杯二锅头,一碟花生米,绝没有说不透的。要是没听够,满上一盅,咱们接茬聊。

(本篇共计2265字,用时约10分钟)




(一)

当下,社保是一个大家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以为,社会保障在我们国家还是新生事物,这可是不对的。翻开史书,虽然没有“社保”这个词,但扶贫帮困、改善民生,始终是千年以来国家的最重要职能之一。


 (二)

按现有史料记载,商代开始,年满70岁的“国人”(也就是自由民)就能得到国家提供的生活保障。当然那个时代能活到70岁的人极少,这条律令的效力和现今段子里的“满90岁取消计划生育”、“满100岁允许一夫多妻”也差不了多少,不过也说明了官方对于救助无劳动能力者的态度。


  (三)

稍后的周代,《周礼》中提出了“荒政十二策”,以十二条措施对付灾荒。

这十二条政策具体来说,一是散利,就是好年成时积聚粮食,荒年饥岁时发给百姓,使百姓得到好处。

二是薄征,就是减轻赋税。

三是缓刑,就是饥荒之年犯罪的多,用刑要轻缓。

四是弛力,就是把百姓从繁重的徭役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百姓得到适当的休息。

五是舍禁,就是废除山野湖泽的禁令,准许百姓去采集狩猎,便于充饥。

六是去几,就是免除关市征税。

七是眚礼,就是减少或省去吉礼中的礼数。

八是杀哀,就是减少凶礼中的礼数。

九是蕃乐,就是封闭乐器,不准歌舞作乐。

十是多昏,就是凶年要简化婚礼,以增加百姓结婚机会。

十一是索鬼神,就是搜索鬼神,对之祈祷,以求降福。

十二是除盗贼,就是凶年盗贼多,要尽快铲除。

这十二条政策有开源、有节流、有直接救济,还有鼓励灾民生产自救。即使今天看来,也不失为十分合理的救灾措施。随后的两汉、三国时期,法律也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此后,每逢水旱兵蝗灾害,政府向严重受灾和生活贫困人群提供帮助和免除税负劳役,逐渐成为一种惯例。后世还曾经出现过“官医提举司”、 “广济提举司“这样以救灾济民为职司的官职。

   

(四)

和我们以为的不同,在中国古代,已经有了相当先进的扶贫思路。古人“分级扶贫”的意识很强,一般是对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此进行分类定级。

明代又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的观点。这个思路和我们今天提出的“精准扶贫”已经非常接近了。在扶贫思路上,古人在注重临时性救助的同时,也注重系统性扶持。

以宋代为例。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

如每逢冬春时节,政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无力抚养子女的贫民,政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政府也会免除其部分劳役。


   (五)

这其中最为稳定的一项措施,就是贯穿中国千年封建史的“常平仓”。常平仓最初兴于战国,汉代逐渐走向成熟,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存的粮食以稳定粮价。隋唐之后,常平仓逐渐制度化,一直延续到清末。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将常平仓政策引入了罗斯福新政,直到今天,它仍然是美国政府农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六)

当然,中国古代政府行政覆盖面不大,社会又往往不稳定,“低保”这件事光靠政府是做不下去的。所以从宋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救济逐渐走上舞台。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私人慈善机构——范式义庄。


范式义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其创办人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的范仲淹。

大宋皇祐二年(公元一○五○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终于把目光从天下收回到族人身上。他在原籍苏州吴县捐助田地1000多亩设立了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他还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

范仲淹去世之后,他的孩子们也很争气,其中二儿子范纯仁官居宰相、三儿子范纯礼做到尚书右丞。范二少爷和范三少爷又续增规条,使义庄逐渐变成了财产独立、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独立社团法人。

此后的日子里虽然中原屡遭战乱,但义庄依靠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社会形象一直维持下去。每逢灾难,也总有范式子孙挺身相助。甚至在完全无视个人财产的元代、清初等艰难岁月也正常运转。

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范仲淹的直系后代早已灰飞烟灭,范式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扶持着范式一代代贫困的族人。

范式义庄共持续了八百多年,成为中国慈善历史上一个不灭的传奇。

 

这样的义庄,宋元之间记载的约70多个,较有名的还有刘宰的“粥局”,朱熹的社仓等;明代约200个;清代有“义庄遍天下”之说,明末清初,在江南的武进、无锡、嘉善、太仓、昆山等地先后出现了同善会、广仁会、同仁会或善堂等民间慈善团体清朝末年,仅苏州地区就有义庄200多个。这种民间的慈善机构,在官方不及之处,为无数穷人找到了一条苟延残喘的活路。


    (七)

行文至此,我们总得搞清楚一件事情。专制统治者和穷人不是一条心,富人和穷人也不是一条心。我们不排除范仲淹和朱熹这样的知识分子是凭着本能去救助别人,但多数的救助其实来自于一个简单判断——让穷人活下去,是和穷人共生的最优化选择。


    (八)

穷人穷到了极致,多半不会选择全家饿死,而是要自己动手找一条活路。这时候,富人和封建帝王其实就很不安全了。大元至正年间,一个安徽小孩子的父母亲人,在一个月之内饿死了四个。所谓“不留活路”,这也算是极致。故事的另一面是,几十年后,这个孩子麾下的铁骑踏碎大元河山,永远终结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王朝。我们都知道,他的名字叫朱元璋。

 

这样的历史故事反复上演,让封建统治者明白一个道理——让穷人活下去,才能让自己活下去。回头想想,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思维里,让别人活下去也许才是其中最珍贵的部分吧?




微言薄语纪实影像工作室
投稿、转载以及合作请联系
qq:645851625  
邮箱:13703430346@163.com



我 们 能 写 的 不 多

写 不 出 来 的 都 在 照 片 里

· by / 微 言 薄 语 ·

企鹅号微言薄语 /微博ID@微言薄语摄影工作室



在线客服 计算器 意见反馈

BMFWDT

社保交通咨询请关注便民服务大厅公众号

点击可复制微信关注公众号,找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