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等8个省份的职工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低于10个月。黑龙江的可支付月数仅为1个月,同为东三省的吉林、辽宁为7.5和8.9个月。
另一方面,9省的职工养老金可支付月数超过20个月,居首的广东和北京分别为52.8和34.6个月,基金相对充裕,来源稳定。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披露了上述数据。 可支付月数指的是当地的养老金累计结余除以每月养老金支出所得到的月数,反映出养老金的可持续性情况。
今年2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公开称,2015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3000多亿元,累计结余3.4万亿元,全国支付能力达到17个月,不存在缺口,但各省之间确实存在发展不平衡,差异比较大。
多数省份的养老压力正在上升。对比中国社科院历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可知,2015年,有20个省份的可支付月数较上年有所下滑。
2014年,5个省份的职工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低于10个月,一年后增加到了8个省份。作为养老金发放最困难的地区,2012年至2014年,黑龙江的职工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从7.9个月下滑至3.8个月,到2015年降至1个月。
2012年至2015年,北京、福建、西藏、安徽、上海的可支付月数在三年间明显增加,增量分别为11.6、8、7.3、3.9、2.3个月。上海、北京虽是本地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两个省份,但与福建同为劳动力流入大省,每年有较多年轻人加入到缴费队伍中, 从而缓解了支付压力。
总体降低的可支付月数意味着基金面临着极大压力,在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的政策要求下,这种压力还在加剧。
今年4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文称,从 5月1日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份,可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9%,降费期限暂为两年。在21个符合降费条件的省份中,有19省已出台阶段性降费政策,只有内蒙古、西藏尚无举措,上海则是在年初时将原本21%的单位缴费费率降至20%,没有进一步降费。2015年,内蒙古和上海的职工养老金可支付月数分别为10.2和11个月。
就上述情况来看,由于支付压力增大,各地对于降费并不积极。虽然一些省份继续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的面形式试图增加当期的缴费收入,但是作用有限。
1999年开始,中国即进入老龄社会,由年轻人缴费供养老人的养老金“现收现付制”正面临老龄化带来的危机,进入缴费池子的年轻人减少,老年人的预期寿命还在提高,领取时间变长。
一名长期研究养老制度的学者指出,若不改变现收现付制度,能采取的应对方法包括延迟退休年龄、 提高养老金缴费率、减少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引入财政等资金来补贴养老制度。不过,提高缴费并不符合当下的政策方向,减少发放待遇则会引起社会反弹。近年来,财政补贴养老金的增速逐年提升,当前经济下行,继续大额补贴存在压力,国有资产划拨社保已被提上议程。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曾表示,在不改革制度的情况下,降低待遇和增加财政补贴都很难。因此制度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调动参保人缴纳社保的积极性,这是提高养老金可持续性的根本办法。
了解最新鲜的养老行业咨询
学习最健康的老人养生知识
关注最领先的行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