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终的摘帽最后的冲刺 ——青海玉树州人社精准脱贫趟出道路

来源:作者:12333社保管查询管家日期:2019-08-08

高山巍峨,草原辽阔,大河奔流,这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典型的自然景观。

因自然条件严酷、生态守护职责重大,玉树州设施配套难、产业培育难、均衡发展难……多难叠加,让玉树州成了青海省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刚刚完成灾后重建的玉树人迅速集结,向新的目标发起冲锋。作为这支队伍中的重要力量,玉树州人社部门立足自己的主战场,开动脑筋、尽心竭力,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特色培训探索致富新路

藏刀,是藏族农牧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玉树市安冲乡历来是藏族银匠集中的地方,这里生产的藏刀选料考究、样式独特、制作精美,拥有一把安冲藏刀是很多藏族农牧民的梦想。

安冲白旺藏饰精品工贸有限公司位于玉树市(省级)扶贫产业园。在公司的扶贫车间里,格扎手持小锤,敲击着安冲藏刀上的金片。

格扎是安冲乡拉泽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一年前来到这里学习制作安冲藏刀。现在,他已熟练掌握金丝加工的工序,一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

“我们村的藏刀锻造工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这项手艺太复杂,过去一年也做不了几把。乡亲们都把它当成家族内传承的一项手艺,很少靠它发家。”格扎告诉记者,现在,在产业园中,他们几天就能做一把藏刀,手艺好的制作工人每月收入过万元,“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

白旺公司的负责人土尕说,公司每年对近200名贫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学成后愿意留下的,由公司提供就业岗位。

“发展民族手工艺,是玉树州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我们组织开展了安冲藏刀、嘛呢石刻、藏族服饰、唐卡制作、民族歌舞等特色培训,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拓宽了贫困农牧民的增收渠道,还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助力,一举多得。”玉树州就业局副局长尕松群英说。

社保兜底筑牢致贫防线

玉树州地处高寒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病患多发。统计数据显示,玉树州现有各类残疾人员1.57万人;患大病、重病、慢性病、地方病的人数为3.1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的27.7%。

在玉树市下拉秀乡白玛村,家中有病人,是许多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市人社局的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组建了医疗服务队,不仅为大家建立完善健康档案,还定期上门开展义诊,减轻了家里人看病的负担,也让我能安心外出干活。”色它告诉记者。

在玉树州,社保工作对于脱贫攻坚的全局至关重要。人社部门全力筑好这座堡垒,让农牧民们少了后顾之忧。玉树州社保局副局长尼玛介绍,截至目前,在医保方面,玉树州完成了67000余名贫困人员的个人部分代缴;低保户城乡居民大病报销扣除线从5000元降至3000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已实现稳定脱贫并退出低保后,一年内继续享受大病医疗保险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的扶持政策。在养老保险方面,贫困人员每人每年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标准100元的50%缴纳;对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按照300元的标准全额代缴养老保险费,加上50元缴费补贴,共计350元计入个人账户;将60岁以上的未参保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月发放175元的养老金。

玉树州地广人稀,不少农牧民过着季节性游牧生活,社保工作开展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让社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玉树州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今年春天,杂多县有400多条社保数据需要录入。当时,杂多县社保局正在搬家,社保局局长王洁刚做完一个大手术。考虑到社保局的几名年轻人对相关工作还不太熟悉,王洁亲自披挂上阵,在没有暖气的旧办公楼中,用了几天时间录完数据。

“信息不全,农牧民享受社保政策就会受到影响。只有把工作做细、做好,反贫困防线才会更加坚实。”尼玛说。

党建扶贫打造攻坚“大脑”

在玉树州人社局的会议室中,挂着一面“精准扶贫办实事,情系百姓暖人心”的锦旗。“当时,我们在囊谦县开会,尕羊乡色青村的村民们大老远过来,送了这面锦旗。”玉树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伟回忆道。

2016年,玉树州人社局向色青村派驻了由尕松群英和人事考试中心的久美西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尕松群英任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色青村顺利脱贫。

“在色青村的工作中,党建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玉树州人社局副局长杨尼玛说,“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玉树州人社局与色青村成立了联合总支部委员会,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兼任联合支部委员会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色青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副书记。再加上村里的40多名党员,色青村建立起了一个强有力的脱贫攻坚‘指挥部’。”

在这个“指挥部”的领导下,尕羊乡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打造了“三优牦牛”繁育基地。如今,该基地已辐射到囊谦县的3个乡镇、杂多县的3个乡镇以及西藏丁青县的3个乡镇。作为繁育基地的中心,色青村有了自己的集体经济。去年,村里贫困户分红达12万元。

“有了党建工作的引领,驾驶员、书法、民族歌舞等培训在村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对一认亲结对帮扶、各种各样的捐赠等接连不断,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村支书昂旺说。

在扶贫产业园中的诺布岭民族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巴德江才说,公司的发展得益于公司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在白玛村,村支书巴丁尼玛说,村党支部和全村的30名党员,已经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

“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大脑’,目前,它已经发出指令——向最后的摘帽冲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杨尼玛说。

在线客服 计算器 意见反馈

BMFWDT

社保交通咨询请关注便民服务大厅公众号

点击可复制微信关注公众号,找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