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诗人海子的这首《日记》,让大家知道,在祖国西部的茫茫戈壁,有一个城市叫作德令哈。德令哈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6月下旬,记者一行踏上了这块土地。
祁连山、柴达木盆地,还有那一年四季来自青藏高原的风,构成了记者对这片陌生土地最初的了解。“截至2015年底,海西州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79户4633人……”曾经的海西州,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被烙上了贫困的标签。
现在呢?现在的海西州什么样子?
认识一片土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认识这里的人们。
有了工作,生活就有了希望。在海西州天峻县,藏民卓玛放下手中的活计,让身边的年轻人用普通话告诉记者,以前全家靠放牧为生,如今自己在“牧家乐”有了一份工作,大儿子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日子再也不像以前那么紧巴巴的了,还能定期给还在上学的老二、老三多寄一些生活费”。说的是生活,聊的是家事,平淡朴实的话语充满了自信,布满风霜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有了新房,新生活就此再起航。“以前住的那都是破平房,怎么奔都看不到穷日子的头。现在政府给我们盖了楼,水、电、暖全都有。”在都兰县,村民玉梅对记者如是说。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问题,海西州异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546户,将就业当作民生发展的首要大事,在产业培育、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方面作了全面安排,让贫困人员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有了自己的“营生”,致富不再是梦想。“合作社成立前,我只能靠种些青稞、油菜和枸杞,卖了换钱。”老李是夏塔拉村村民,2018年3月,他将自己的4公顷土地流转给了村里的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不仅每年能够收到租金,在合作社干活每月还能领到3000元工资,“自从有了合作社,我老李也走上了致富路。”人还是原来的人、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生产关系的调整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
不仅是卓玛、玉梅、老李……在海西州,记者碰到的很多人,都能说上两句自己生活的变化,脸上都挂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这里是名山所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是格萨尔王建立领地所选之地;这里海拔高、植物少、灾害多发,又是个“树贵如玉”的地方。这里是玉树藏族自治州,一个历史厚重、环境优美而又自然条件严酷、生态脆弱的高寒之地。
特殊的州情,使玉树成为深度贫困地区。2015年底精准识别时,青海省每5名贫困人口中就有1名玉树人。
4年过去了,玉树人在脱贫之路上走了多远?
有了技能,就端起了“金饭碗”。“我们乡的藏刀锻造历史悠久,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这项绝活没有成为家乡人发家致富的手段。”格扎放下手中的锤子,说起了闻名藏区的安冲藏刀。
玉树市安冲乡出产的藏刀样式精美、做工精细,很多藏族农牧民都渴望拥有一把安冲藏刀。但安冲藏刀工序太多,匠人不足,导致产量稀少。“去年,我来到扶贫车间学习技能,掌握了金丝加工技能后,安冲白旺藏饰精品工贸公司给我安排了岗位,一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我还想多学几种工艺,把这个‘金饭碗’端牢、端稳。”格扎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了结对帮扶,脱贫致富的信心就更足了。“妻子卧病在床,孩子需要照顾,自己又没有技能。过去,我想都不敢想家里能脱贫。”提起以前的日子,尕着的心情依然很沉重。但现在,尕着对脱贫信心十足:“和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结对后,大家一起帮我谋划怎么脱贫。有了这些帮助,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目前,尕着妻子看病、孩子上学的问题已经解决,他还参加了驾驶培训,全家脱贫指日可待。
进入7月后,赛马节、旅游季等接踵而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表演、藏餐制作等需求大增。在囊谦县慈行农牧民职业培训学校,曾经的学员丁增城林回来帮助培训新的缝纫工,索南巴宗在学习缝纫……如今的玉树人,正向最后的摘帽发起冲锋。
海西和玉树,已经是充满希望的土地,不再是脱贫攻坚的老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