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里逊纺织公司因一场大火化为灰烬。3000名员工悲观地回到家里,等待着董事长宣布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在漫长而无望的等待中,他们终于接到了董事会的一封信:向全公司员工继续支薪一个月。在全国上下一片萧条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消息传来,员工们深感意外。他们惊喜万分,纷纷打电话或写信向董事长亚伦·傅斯表示感谢。
一个月后,正当他们为下个月的生活发愁时,他们又接到公司的第二封信,董事长宣布,再支付全体员工一个月薪酬。3000名员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惊喜,而是热泪盈眶。在失业席卷全国、人人生计均无着落的时候,能得到如此照顾,谁会不感激万分呢?第二天,他们纷纷拥向公司,自发地清理废墟、擦洗机器,还有一些人主动去南方一些州联络被中断的货源。3个月后,哈理逊公司重新运转了起来。
现在的哈理逊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纺织品公司,分公司遍布五大洲60多个国家。而在事故发生时,认为董事长傅斯领取保险公司赔款后一走了之的是主流声音,在傅斯为员工们支付工资并准备重振旗鼓时,主流的媒体又在批评他感情用事、缺乏商业精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大概他们都不认为当员工使出浑身解数,开始日夜不懈的卖力工作时会对公司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对于管理者而言,盈利的增长和规模的增长往往被放在首要目标,而人力资源被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虽然必不可少但却是一个辅助的位置。很少有企业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如何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如何提高员工的事业心?如何为员工提供一个可以使自己成长的平台?……
也许很多管理者不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可是怎么解释一个有凝聚力团队更能够稳固而有效的占领市场,或者在初创公司中,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或者有强烈成功意愿的团队领导更能够生存下来。
短期上看,也许看不到人力资源的带来的效益,但是从长期上看,企业的差距往往都是人力资源的差距,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也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企业对环境、变化、战略等的适应能力,这些都能体现出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这些也是保证企业不断延长生命周期的核心要素。
深入一点便是企业文化对人的影响,当人力资源被企业文化影响后,人力资源水平提升从而对企业本身产生的影响,使企业的经营更加顺畅。
记得某次董事汇讲座中,有位老师给有创业的需求的同学这样说:“项目、模式倒在其次,你们需要有一位创业意愿十分强烈并且坚定的合伙人。”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人力资源的魅力。
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但确实可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在创业初期,一点点的打好人力资源的基础,相比将来的大动干戈的人事改革相对要简单一点。
董事汇,创业路上好伙伴儿~